[发明专利]一种从铜镉渣中回收Cu、Cd、Ni、Co、Zn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9145.1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平;钟波;兰天阳;赵钟爱;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盘水中联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15/00;C22B23/00;C22B19/30;C22B17/00;C25C1/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52002 | 代理人: | 兰艳文 |
地址: | 55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从铜镉渣中回收Cu、Cd、Ni、Co、Zn的方法,将铜镉渣经两次氧化酸浸,浸出液萃取Cu,萃余液中和氧化除Fe后,用除钴剂沉淀Ni、Co,并煅烧得Co、Ni精矿,沉Co后液经活性炭吸附后用电解金属锌片置换海绵镉并熔得金属镉锭,置换后液送电解锌系统;其中两次氧化酸浸均为H2SO4浸出,第一次浸出终点PH值为2~3;第二次为50~100g/L,时间为2小时,氧化剂为5~10%的MnO2或5~10%的H2O2;铜的萃取剂为20~40%的Cp180,60~80%的煤油,萃取PH值为2~3,反萃H2SO4为250~300g/L,三级萃取,二级反萃,两级洗涤再生;除钴剂的用量为Co、Ni含量之和的1.2~1.4倍数,温度为50~60℃;海绵镉的置换PH值3~4,温度40~50℃。本发明流程短,回收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镉渣中 回收 cu cd ni co zn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从铜镉渣中回收Cu、Cd、Ni、Co、Zn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铜镉渣经两次氧化酸浸,浸出液萃取Cu,萃余液中和氧化除Fe后,用除钴剂沉淀Ni、Co,并煅烧得Co、Ni精矿,沉Co后液经活性炭吸附后用电解金属锌片置换海绵镉并熔得金属镉锭,置换后液送电解锌系统;两次氧化酸浸均为H2SO4浸出,第一次浸出终点pH值为2~3;第二次H2SO4浓度为50~100g/L,时间为2小时,氧化剂为占铜镉渣质量的5~10%的MnO2或5~10%的H2O2,Cu、Cd、Ni、Co、Zn的浸出率为98%以上;铜的萃取剂为20~40%的CP180,60~80%的煤油,萃取pH值为2~3,反萃H2SO4为250~300g/L,三级萃取,二级反萃,两级洗涤再生;洗涤再生液为5~10%的NH4HCO3或NH4OH;除钴剂的用量为Co、Ni含量之和的1.2~1.4倍数;温度为50~60℃,时间2小时,沉Co、Ni渣在500±50℃煅烧,Co、Ni精矿含Co为15%以上,含Ni为30%以上;用电解锌片进行海绵镉的置换,置换pH值3~4,温度40~50℃,海绵镉含Cd大于70%,含Zn小于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盘水中联工贸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六盘水中联工贸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0914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