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块压缩感知的图像编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3810.2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6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苏凯雄;朱宇耀;吴林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9/129 | 分类号: | H04N19/129;H04N19/132;H04N19/124;H04N19/625;H04N19/14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块压缩感知的图像编码方法,首先根据图像块尺寸和测量数设计测量矩阵;然后设计量化位数,得到图像块测量值的量化位数矩阵;接着利用测量矩阵与量化位数,对图像进行编码得到比特流;最后将比特流解码,得到重构图像。本发明能够兼顾编码的质量、速度及实用化,进一步提高图像的压缩率、简化编码过程,改善了重构性能。 1 | ||
搜索关键词: | 矩阵 量化位数 测量 图像编码 块压缩 图像块 感知 图像 比特流解码 编码过程 重构图像 比特流 压缩率 重构 | ||
步骤S1:根据图像块尺寸和测量数设计测量矩阵;
步骤S2:设计量化位数,得到图像块测量值的量化位数矩阵;
步骤S3:利用步骤S1的测量矩阵与步骤S2的量化位数,对图像进行编码得到比特流;
步骤S4:将步骤S3得到的比特流解码,得到重构图像;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根据图像块的尺寸生成
的DCT矩阵
,其中
;
步骤S12:根据Z字形顺序将所述DCT矩阵的行向量重新排序得到排序矩阵
;
步骤S13:根据给定的测量数m,截取排序矩阵的前m行,得到
测量矩阵A;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根据自然图像的DCT系数的能量分布特点,构造从低频向高频呈递增趋势的量化表;
步骤S22:将所述量化表中的元素均替换为以2为底的对数值,并求其与原始系数位数的补,得到图像块测量值的量化位数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块压缩感知的图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将图像块扫描为的图像块矢量
;
步骤S32:将已构造的的测量矩阵乘以图像块矢量
得到
的测量值矢量
;
步骤S33:按照步骤S2设计的量化位数,从测量值矢量中取出相应的位数串接而成比特流。
步骤S41:对步骤S3得到的比特流进行反量化,得到近似的测量值矢量;
步骤S42:将各块的测量值矢量组合成测量值矩阵;
步骤S43:利用SPL重构算法生成重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块压缩感知的图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31:初始化变量k=0,重构初始解,其中A为测量矩阵,Y为测量值矩阵;
步骤S432:依次进行像素域维纳滤波、第一次兰德韦伯投影、变换域的硬阈值收缩、反变换到像素域、第二次兰德韦伯投影操作;
步骤S433:判断输出结果误差是否在设定范围内,若是,则输出结果;否则令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2381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视频编码标准中色度分量预测方法
- 下一篇:用于提取眼睛中心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