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全站仪的大跨度结构梁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4129.X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9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站仪的大跨度结构梁安装方法,使用全站仪进行大跨度结构的安装定位和变形监测,施工过程中通过BIM技术模拟计算结构的变形,然后通过全站仪进行实际监测,最后两者进行核对,在保证了大跨度结构安装的质量、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为以后施工类似的大跨度结构积累了经验,可以更好的控制大跨度结构的变形;全站仪控制钢梁的安装方式更为方便快捷、并且直接调整钢梁的位置,更能保证钢梁的轴线和顶部标高的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全站仪 跨度 结构 安装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全站仪的大跨度结构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大跨度结构梁安装之前使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并通过模拟计算确定大跨度结构梁在安装过程中、卸载及卸载后24小时之内的变形情况;(2)钢梁分两个吊装单元,包括:吊装单元一和吊装单元二,各个吊装单元对接接口位置取定2点作为安装控制点,通过在三维模型和图纸中测量出两点的三维坐标值,安装过程中通过全站仪的三维测量来控制钢梁接口的位置,保证钢梁空中接口的精确度,同时保证钢梁安装满足起拱和设计要求;(3)钢梁分两个吊装单元,为保证中间的对接接口空中对接,搭设临时支架;(4)先吊装单元一,吊装单元一的一端与钢柱牛腿对接通过定位焊进行临时固定,定位焊焊缝高度大于3mm,长度40mm,间距300mm;另一端落在临时支架顶部,通过全站仪来监控钢梁端部两个测量控制点的三维坐标,通过调整使钢梁端部测量控制点的坐标与在安装模型中量取的坐标一致,调整完毕后在钢梁两侧焊接挡板进行临时固定;(5)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吊装单元二,调整吊装单元二与吊装单元一进行对接,将两段钢梁的接口错边量调整完毕后,通过全站仪来复核吊装单元二端部两个测量控制点的三维坐标,确保与在安装模型中量取的坐标一致;(6)第二层钢梁安装选用两层钢梁之间的立柱作为钢梁安装的临时支撑,在钢梁底部和立柱四周焊接连接耳板,然后通过夹板进行连接固定,在钢梁下部和立柱的连接板中间架设千斤顶对钢梁进行调整,调整方法与第(5)步相同;通过全站仪控制钢梁上测量控制点的坐标来保证钢梁就位的准确性;调整完毕后将连接板的螺栓全部拧紧固定,然后再进行焊接;通过上述方法安装剩余各层钢梁;(7)在大跨度结构梁上取定几点使用油漆做好标记,作为监测点,通过在三维模型和图纸中测量出各点的三维坐标值,每安装完一层的钢梁都要对之前安装完毕的各层钢梁的监测点进行复核,并与安装模型中的数据进行核对;(8)大跨度钢梁安装完毕后进行卸载,两个支架同时卸载,采用切割支架的形式进行卸载;(9)大跨度结构梁卸载后,每隔3小时进行一次监测,直到24小时后,将最后的监测结果与通过三维模型模拟计算出的结果进行核对,确定结构的实际变形是否与理论变形一致;(10)使用水准仪进行变形监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2412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瓦刀
- 下一篇:一种浇筑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