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态自聚水分层式跳虫饲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4632.5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7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谢桂林;李剑虹;包军;李想;林青战;王汉男;韩娜娜;王立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微生态自聚水分层式跳虫饲养装置,属于昆虫学技术领域,由发光支柱(1)、降温气泵(2)、培养聚水盘(3)、培养筒(4)、导气支柱管(5)、二通连管(6)、电源线(7)、插头(8)、控制开关(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聚水盘(3)整体盘形,由厚度为1‑2毫米的马口铁片、铜片或不锈钢片制成,培养聚水盘腔(10)是盛放苔藓土、提供跳虫生活所需食物和水分条件,供跳虫生活的空间;利用发光支柱(1)将培养聚水盘(3)支撑隔开,从而在培养筒(4)内形成多层饲养空间,进而仿生自然状态下跳虫生活环境。微生态自聚水分层式跳虫饲养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水分 跳虫 饲养 装置 | ||
【主权项】:
微生态自聚水分层式跳虫饲养装置,由发光支柱(1)、降温气泵(2)、培养聚水盘(3)、培养筒(4)、导气支柱管(5)、二通连管(6)、电源线(7)、插头(8)、控制开关(9)、培养聚水盘腔(10)、培养筒盖(11)、培养筒壁(12)、培养筒腔(13)、培养筒盖孔(14)、加料孔(15)、培养筒底固柱座(16)、发光灯(17)、发光支柱腔(18)、发光支柱壁(19)、发光灯电源线(20)、发光支柱撑台(21)、发光支柱连接筒腔(22)、发光支柱连接筒壁(23)、控水管(24)、降温气泵电机(25)、降温气泵转轴(26)、降温气泵叶轮(27)、降温气泵电源线(28)、培养聚水盘聚水壁(29)、培养聚水盘壁(30)、培养聚水盘底(31)、降温气腔(32)、出气管(33)、进气管(34)、导气支柱管座(35)、连接插头(36)、培养聚水盘聚水腔(37)、发光支柱穿孔(38)、发光支柱连接筒(39)、发光支柱颈(4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聚水盘(3)整体盘形,由厚度为1‑2毫米的马口铁片、铜片或不锈钢片制成,包括培养聚水盘腔(10)、培养聚水盘聚水壁(29)、培养聚水盘壁(30)、培养聚水盘底(31)、降温气腔(32)、出气管(33)、进气管(34)、培养聚水盘聚水腔(37)和发光支柱穿孔(38);培养聚水盘(3)上面围成的空间为培养聚水盘腔(10),培养聚水盘腔(10)内盛放苔藓土、提供跳虫生活所需酵母和水分;培养聚水盘(3)的上表面铺有一层用8层市售卫生纸制成的吸水纸,形成培养聚水盘底(31);培养聚水盘壁(30)由厚度为1‑2毫米的金属质的马口铁片、铜片或不锈钢片制成;培养聚水盘(3)下面中央的培养聚水盘壁(30)特称为培养聚水盘聚水壁(29),培养聚水盘聚水壁(29)由厚度为1‑2毫米的马口铁片、铜片或不锈钢片制成,向内凹入成弧面形,弧面口圆形,直径为5‑30厘米,弧形最大高度为3‑10厘米,弧面围成的空腔为培养聚水盘聚水腔(37);降温气腔(32)是由培养聚水盘壁(30)围成的空间,一侧设置进气管(34),另一侧设置有出气管(33),出气管(33)和进气管(34)均是直径为0.5‑2厘米、长度为1‑2厘米的金属管;进气管(34)通过二通连管(6)与导气支柱管(5)相连;二通连管(6)塑料质,内径为0.5‑2厘米、长度为2‑3厘米,壁厚2‑5毫米;导气支柱管(5)上端与降温气泵(2)内腔相通,下端插入固定在培养筒(4)底内表面的导气支柱管座(35),在进气管(34)同等高度的地方伸出支管,通过二通连管(6)与进气管(34)连通在一起;降温气泵(2)圆筒状,直径为2‑20厘米,设置在培养筒(4)上口壁上,靠培养筒壁(12)和导气支柱管(5)支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2463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角支架
- 下一篇:一种成年蟑螂的人工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