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棒法制备硫系玻璃光纤预制棒用玻璃套管的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1925.6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8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戴世勋;叶斌;刘自军;王训四;汪翠;欧洪亚;张培全;刘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29/08;B24B57/02;B24B57/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6 | 代理人: | 谢潇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棒法制备硫系玻璃光纤预制棒用玻璃套管的抛光方法,该抛光方法采用特定抛光装置,对硫系玻璃光纤预制棒用玻璃套管的内壁先后进行初步抛光、粗磨、细磨和精磨,抛光时将玻璃套管套在不锈钢圆棒上,确保不锈钢圆棒处于水平状态,通过手持玻璃套管沿不锈钢圆棒来回移动并前后滚动,利用不锈钢圆棒表面设置的滚牙纹对玻璃套管内壁进行摩擦切削,最终实现了对管棒法制备硫系玻璃光纤预制棒用玻璃套管内壁的高效率、高质量抛光;本发明抛光方法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抛光效率高,抛光效果好,适用于内径1.5mm以上的玻璃套管的内壁的抛光。 | ||
搜索关键词: | 法制 备硫系 玻璃 光纤 预制 套管 抛光 方法 | ||
【主权项】:
管棒法制备硫系玻璃光纤预制棒用玻璃套管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一抛光装置,该抛光装置包括高硬度的不锈钢圆棒、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的底座上的固定机构、清洗机构和废液回收机构,所述的清洗机构用于定时交替提供无机抛光液和有机抛光液,所述的废液回收机构用于回收抛光液,所述的不锈钢圆棒须准备四根,四根所述的不锈钢圆棒直径相同且表面均设置有滚牙纹,四根所述的不锈钢圆棒表面的滚牙纹对应的抛光度分别为200‑400cw、800‑1200cw、1500‑2000cw、2000‑2500cw,分别标记为1#不锈钢圆棒、2#不锈钢圆棒、3#不锈钢圆棒和4#不锈钢圆棒,四根所述的不锈钢圆棒的直径比待抛光的玻璃套管的内径小0.02‑0.04mm;2)将待抛光的玻璃套管套在1#不锈钢圆棒上,再将1#不锈钢圆棒连接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机构上,确保1#不锈钢圆棒处于水平状态,并将所述的废液回收机构置于1#不锈钢圆棒的下方;手持玻璃套管沿1#不锈钢圆棒来回移动并前后滚动,对玻璃套管的内壁进行初步抛光,初步抛光的时间控制在2‑3min,开始抛光的同时打开所述的清洗机构,由所述的清洗机构每隔30‑40s提供一次无机抛光液,每隔40‑50s提供一次有机抛光液,每次添加的无机抛光液和每次添加的有机抛光液的体积比为(6‑8):(2‑4);3)将1#不锈钢圆棒连同初步抛光后的玻璃套管从所述的固定机构上取下,然后将初步抛光后的玻璃套管套在2#不锈钢圆棒上,再将2#不锈钢圆棒连接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机构上,确保2#不锈钢圆棒处于水平状态;手持玻璃套管沿2#不锈钢圆棒来回移动并前后滚动,对玻璃套管的内壁进行粗磨,粗磨的时间控制在3‑5min,开始粗磨的同时打开所述的清洗机构,由所述的清洗机构每隔20‑30s提供一次无机抛光液,每隔30‑35s提供一次有机抛光液,每次添加的无机抛光液和每次添加的有机抛光液的体积比为(5‑7):(3‑5);4)将2#不锈钢圆棒连同粗磨后的玻璃套管从所述的固定机构上取下,然后将粗磨后的玻璃套管套在3#不锈钢圆棒上,再将3#不锈钢圆棒连接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机构上,确保3#不锈钢圆棒处于水平状态;手持玻璃套管沿3#不锈钢圆棒来回移动并前后滚动,对玻璃套管的内壁进行细磨,细磨的时间控制在5‑7min,开始细磨的同时打开所述的清洗机构,由所述的清洗机构每隔15‑20s提供一次无机抛光液,每隔25‑30s提供一次有机抛光液,每次添加的无机抛光液和每次添加的有机抛光液的体积比为(2‑4):(6‑8);5)将3#不锈钢圆棒连同细磨后的玻璃套管从所述的固定机构上取下,然后将细磨后的玻璃套管套在4#不锈钢圆棒上,再将4#不锈钢圆棒连接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机构上,确保4#不锈钢圆棒处于水平状态;手持玻璃套管沿4#不锈钢圆棒来回移动并前后滚动,对玻璃套管的内壁进行精磨,精磨的时间控制在8‑10min,开始精磨的同时打开所述的清洗机构,由所述的清洗机构每隔10‑15s提供一次无机抛光液,每隔15‑20s提供一次有机抛光液,每次添加的无机抛光液和每次添加的有机抛光液的体积比为(1‑3):(8‑10),精磨后即得到抛光完成的玻璃套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3192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装置
- 下一篇: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