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沼气制备耦合发电余热利用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4179.4 | 申请日: | 2015-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4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刘晓风;闫志英;袁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2 | 代理人: | 朱月仙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沼气制备耦合发电余热利用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粉碎机、调节池、中温发酵池、第一挤压固液分离机、水热反应器、高温发酵池、第二挤压固液分离机、烘干机、沼气净化器、沼气发电机组、第一水‑水换热器、第二水‑水换热器、第一热水罐、泥‑水换热器、第二热水罐。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利用中温发酵池、水热反应器、高温发酵池相连接,实现中温发酵、水热处理、高温发酵相结合的沼气制备工艺,提高了原料的沼气产率,缩短了发酵周期;将中温发酵、水热处理、高温发酵的沼气制备工艺与沼气发电余热综合利用相结合,提高了秸秆沼气制备效率,降低了系统的综合能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沼气 制备 耦合 发电 余热 利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秸秆沼气制备耦合发电余热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粉碎机、调节池、中温发酵池、第一挤压固液分离机、水热反应器、高温发酵池、第二挤压固液分离机、烘干机、沼气净化器、沼气发电机组、第一水‑水换热器、第二水‑水换热器、第一热水罐、泥‑水换热器、第二热水罐;其中粉碎机的出料口与调节池的进料口、调节池的出料口与中温发酵池的进料口、中温发酵池的出料口与第一挤压固液分离机的进料口依次连通;第一挤压固液分离机的出液口与高温发酵池的进液口连通,第一挤压固液分离机的出料口与水热反应器的进料口连通;水热反应器的出料口与高温发酵池的进料口、高温发酵池的出料口与泥‑水换热器的进料口、泥‑水换热器的出料口与第二挤压固液分离机的进料口依次连通,第二挤压固液分离机的出液口与调节池的进液口连通;泥‑水换热器的出热水口与第二热水罐的进水口、第二热水罐的出水口与调节池内设的增温盘管的进水口、调节池内设的增温盘管的出水口与泥‑水换热器的回冷水口依次连通;中温发酵池和高温发酵池的沼气出口与沼气净化器、沼气净化器与沼气发电机组依次连通;沼气发电机组的高温烟气排放管道与烘干机的进气管道、烘干机的出气管道与水热反应器的进气管道依次连通;沼气发电机组的冷却水排放管道与第一水‑水换热器连通;沼气发电机组的缸套水排放管道与第二水‑水换热器连通;第一水‑水换热器的出热水口与第二水‑水换热器的回冷水口、第二水‑水换热器的出热水口与第一热水罐的进水口、第一热水罐的出水口与中温发酵池内设的增温盘管的进水口、中温发酵池内设的增温盘管的出水口与第一水‑水换热器的回冷水口依次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4417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波单胞属亚种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可视菌种扩培发酵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