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墙式的立体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7681.0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5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艳芳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金针菇墙式的立体栽培方法。具体包括:组织培养基质→拌料、装料→灭菌、接种→培菌→栽培→出菇管理,而栽培过程是:将发好菌的菌袋在离两端料面5~6cm处用利刀各环切一周,然后将中间一段简袋划开取掉,露出15cm的菌棒,将菌棒砌成5~6层的菌墙,最上层砌完后用泥浆做成1个凹形水槽,每隔25cm左右,用10号钢筋垂直向下打孔,孔的深度为墙高的2/3。通过实施本发明,墙式立体栽培金针菇,不但能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占地面积,而且易补偿后期营养液,简化管理,能提高金针菇的产量与品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针菇 立体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针菇墙式的立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质的原料组成于配比:玉米芯74%、木屑15%、麸皮10%、过磷酸钙0.5%、石膏粉0.5%,水适量;(2)拌料、装料:将上述原料混合并搅拌均匀,再与适量的水拌并把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调节至60~65%,将料堆起来并堆闷1~2小时后即可装袋;选用17×50cm聚乙烯套筒袋,装料25cm左右,两端袋口留12~13cm,压平料面,收拢袋口弯折,用塑料绳扎紧留活结;(3)灭菌、接种:将装好料的袋料及时按常规进行灭菌,当袋料温度自然冷却到30℃以下时在无菌环境下将菌袋两头都接入菌种,接种量入量为干料的3~5%左右;(4)培菌:接种完毕,将栽培袋转移到干净、干燥、通风、遮光的室内按常规培养至菌丝吃完料;(5)栽培:当袋内料面雪白同时有大量琥珀色液滴,这是出菇的前兆,应解开袋口,用消过毒的接种锄进行搔菌,刺激现菌,即可进行立体墙式栽培;将发好菌的菌袋,分别在离两端料面5~6cm处用利刀各环切一周,然后将中间一段简袋划开取掉,露出15cm的菌棒备用;取地表层10cm以下净土,捣细,然后加入2~3%的草木灰、0.5%尿素、0.2克霉灵,用水调成稠泥浆备用;砌泥墙,砌墙前在墙的位置上用砖或潮土做一个宽24~25cm,高10~12cm的墙壁脚,同时在墙脚两侧离墙脚8~10cm处各挖一条10×10cm的长形灌水沟,将菌棒横放在墙脚上,每排2袋,两排之间留2cm空隙用泥填充,砌好1层菌袋后,在菌袋上用抹1cm厚的泥浆,然后按同样方法将菌袋砌成5~6层的菌墙,最上层砌完后用泥浆做成1个凹形水槽,每隔25cm左右,用10号钢筋垂直向下打孔,孔的深度为墙高的2/3;砌完墙壁后用薄膜盖住出菇墙壁面,膜的一端压在水槽上,另一端盖住灌水沟压在地上,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刺激现蕾;(6)出菇管理:现蕾后每天揭膜通风1次,避免菇蕾缺氧,菌盖不分化,形成针尖菇;出菇期间,温度控制在18℃以下,同时每天向水沟中灌水,以保持栽培场地环境的空气湿度在90~95%;当子实体菌盖直径0.8~1cm,菌柄长15~20cm就应采收;采完第一潮菇后,揭开地膜,清理菇料面,停水2~3天,增大通风、降低湿度,有利于转潮和菌丝的恢复,经过2~3天养菌后,转入正常管理,一般采收3~4潮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艳芳,未经黄艳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4768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