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码垛机械臂末端的运动轨迹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5954.6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1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亮亮;史伟民;葛宏伟;许守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码垛机械臂末端的运动轨迹规划方法,该方法是利用笛卡尔空间坐标系对码垛机械臂进行轨迹规划,根据具体工作要求给定关键控制点坐标,运用NURBS插补理论进行曲线插补,得到相应平滑曲线,通过用曲线段运动轨迹替代直线段运动轨迹,最终获得机械臂末端的运动轨迹,本发明采用曲线段运动轨迹可提高码垛机械臂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码垛 机械 末端 运动 轨迹 规划 方法 | ||
【主权项】:
码垛机械臂末端的运动轨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关键点:以机械臂所要抓取的物品的原始位置为抓取位置P1,其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P1(x1,y1,z1);以物品目标位置为放置位置P6,其坐标P6(x2,y2,z2);抓取准备位置P2与抓取位置P1垂直分布,高度差为H1;移动开始位置P3与抓取准备位置P2水平分布,距离为L1;放置准备位置P5与放置位置P6垂直分布,高度差为H2;移动结束位置P4与放置准备位置P5水平分布,距离为L2;高度H1、H2和距离L1、L2由具体工作要求给定;因此,其余各关键点坐标分别为:P2(x1,y1,z1+H1),P3(x1+L1,y1,z1+H1),P4(x2‑L2,y2,z2+H2),P5(x2,y2,z2+H2);2)确定初步运动轨迹:将上述各关键点依次连接获得直线段P1P2、P2P3、P3P4、P4P5和P5P6,以P1P2和P2P3作为第一直角过渡段,P3P4作为中间直线段,P4P5和P5P6作为第二直角过渡段获得从P1到P6的初始运动轨迹;3)增加控制点:以直线段P1P2的中间位置为控制点C1,坐标为C1(x1,y1,z1+H1/2);P5P6的中间位置为控制点C4,坐标为C4(x2,y2,z2+H2/2);将控制点C2、C3设于中间直线段P3P4上,P3C2=C3P4=kP3P4,k为比例系数,0≤k≤1;因此,控制点C2、C3的坐标分别为:C2(x1+L1+k|(x1+L1)‑(x2‑L2)|,y1+k|y1‑y2|,z1+H1+k|(z1+H1)‑(z2+H2)|)C3(x2‑L2‑k|(x1+L1)‑(x2‑L2)|,y2‑k|y1‑y2|,z2+H2‑k|(z1+H1)‑(z2+H2)|);4)曲线插补:以P1、C1、P2、P3、C2作为控制点,采用NURBS曲线插补理论算法,得到经过首末控制点P1和C2的平滑曲线,以该曲线取代第一直角过渡段及P3C2直线段;以C3、P4、P5、C4、P6作为控制点,采用NURBS曲线插补理论算法,得到经过首末控制点C3和P6的平滑曲线,以此曲线轨迹取代C3P4直线段及第二直角过渡段;获得机械臂末端的最终运动轨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5595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缸盖抓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多自由度机器人的3D打印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