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音机PD和SAD共存电路、收音机及播放电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6237.3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9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何照丹;孙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H40/18 | 分类号: | H04H40/18;H04B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于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收音机PD和SAD共存电路、收音机及播放电台的方法,属于收音机领域。本发明收音机PD和SAD共存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天线信号接收模块、第二天线信号接收模块、信号选择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天线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分别与信号选择控制模块输入端和集成电路U1的AM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天线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分别与信号选择控制模块输入端和集成电路U1的FM信号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信号选择控制模块输出端与所述集成电路U1的FM信号第二输入端相连。本发明很好的实现两种模式的转换,实用性强,通过算法可以有效减少信号干扰,接收信号更强。 | ||
搜索关键词: | 收音机 pd sad 共存 电路 播放 电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收音机PD和SAD共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天线信号接收模块、第二天线信号接收模块、信号选择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天线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分别与信号选择控制模块输入端和集成电路U1的AM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天线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分别与信号选择控制模块输入端和集成电路U1的FM信号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信号选择控制模块输出端与所述集成电路U1的FM信号第二输入端相连,其中,PD为相位分集,SAD为天线分集,所述信号选择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329、电阻R330、电阻R331、电阻R332、电阻R145、电阻R342、电容C19、电容C36、电容C37、电容C39、电容C221、电容C257、电容C272、电容C273、电容C274、电容C275、磁珠FB30、二极管D25、二极管D27、二极管D29、二极管D30、二极管D31、钳位二极管D26、钳位二极管D28、三极管Q26、电感L12、电感L13、共模电感L7、共模电感L9,电阻R329一端与集成电路U1的GPI05引脚相连,电阻R329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39、钳位二极管D28一端负极、钳位二极管D26一端负极连接,所述钳位二极管D26中间管脚通过电感L13分别与第一天线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和二极管D25的负极连接,所述钳位二极管D26另一端负极分别与电阻R331、三极管Q26的集电极和串联的电阻R342及接地电容C257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9第六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5正极、二极管D30正极、二极管D31正极、接地电容C37相连,所述共模电感L9第四输入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19和电感L12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9第一输出端与与集成电路U1的FM信号第二输入端中的FM_IN1_M引脚相连,所述共模电感L9第三输出端与与集成电路U1的FM信号第二输入端中的FM_IN1_P引脚相连,所述电感L12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36和电阻R145连接,所述电阻R332一端与集成电路U1的GPI024引脚相连,电阻R332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钳位二极管D28另一端负极和二极管D29负极连接,钳位二极管D28中间管脚分别与电阻R330和二极管D27正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6基极与二极管D27负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6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330另一端和电阻R331另一端与电阻R145另一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7第一输出端与二极管D30负极相连,所述共模电感L7第三输出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221和二极管D29正极相连,所述共模电感L7第四输入端分别与二极管D31负极和所述第二天线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相连,所述共模电感L7第六输入端通过电容C257接地,电阻R330与电阻R330之间引出一条线通过磁珠FB30接电源,电源通过电容C275和电容C272接地,电阻R330与电阻R330通过C273和电容C274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6623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