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5177.1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2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王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雷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2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缓冲层和壳体层的示例性矫正器。壳体层可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至少距骨一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至少中间楔骨下面。壳体层可构造成接收改变由矫正器提供的足弓支承的大小的可拆卸插入件。可提供一组插入件,使得示例性矫正器根据使用者支承喜好来定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关节 矫正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泡沫缓冲层,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足跟区域延伸到至少使用者的前部跖骨区域;泡沫缓冲层的上层发泡塑料、下层发泡沫塑料是由高密度高压聚乙烯材料经发泡工艺生产制成;中间层网布层是由弹性涤纶布或弹性丙纶布材料制成;涤纶布或丙纶布其表面设有多个凸凹不平的折皱;支承壳体,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支承壳体比泡沫缓冲层硬,并且定位在泡沫缓冲层下面,支承壳体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使用者的至少中间楔骨下面,支承壳体包括中间侧上的翻转凸缘以及底表面内的构造成接收可拆卸插入件的开口;以及可拆卸插入件,构造成可拆卸地接收在开口内,可拆卸插入件比壳体层硬,插入件在接收在开口内时改变矫正器的支承性能,在矫正器使用时插入件在接收在开口内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所述支承壳体的制备方法:将外圈压入到支承壳体的穿孔中,从而使得设置在外圈上的第一边沿以扣握的方式贴靠在支承壳体上,通过卷边来构造在外圈的相反的一侧上扣握支承壳体的第二边沿;使用具有拉延而成的第一边沿的拉延件作为外圈;该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缓冲层;壳体层,布置在缓冲层下面;壳体层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使用者的至少中间楔骨下面;以及壳体层构造成接收改变通过矫正器提供的支承的可拆卸插入件,可拆卸插入件比壳体层硬;该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缓冲层;壳体层,布置在缓冲层下面;壳体层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使用者的至少中间楔骨下面;以及壳体层构造成接收改变通过矫正器提供的支承的可拆卸插入件,可拆卸插入件比壳体层刚性更大;该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包括:缓冲层;壳体层,布置在缓冲层下面;壳体层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使用者的至少中间楔骨下面;以及壳体层构造成接收改变通过矫正器提供的支承的可拆卸插入件,可拆卸插入件包括具有伸出凸肋的大致平的主体;伸出凸肋沿着大致平的主体纵向延伸;伸出凸肋成形为相互离开弯曲;该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包括:包括:缓冲层;壳体层,布置在缓冲层下面;壳体层构造成在矫正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至少距骨‑舟骨关节纵向延伸到使用者的中间楔骨‑第一跖骨关节,并且横向位于使用者的至少中间楔骨下面;以及壳体层构造成接收改变通过矫正器提供的支承的可拆卸插入件;可拆卸插入件还包括插入突片;壳体层还包括构造成接收插入突片的孔口;在插入壳体层内的孔口时,插入突片可拆卸地保持壳体层内的可拆卸插入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雷,未经王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7517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伤增速恢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牙科种植导板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