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5304.8 | 申请日: | 2015-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0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才 |
主分类号: | B60N2/34 | 分类号: | B60N2/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22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是由车室内前后两个座椅变换而成。前后座椅分别以移座椅背移出座垫式和移座起落椅背式的驱动形式变换,当后座椅座架前移时,椅背同时变向后落,座架前移到位时,椅背与座架呈一线为床状;当前座椅座架前移时,椅背同时独自前移,座架、椅背前移到位时,座架前移距、椅背移出的座垫距分别为后座椅座架的前移距和座椅床床面的所需移接距,当前后两个座椅移接变换后,形成超出身高的座椅床床面,可伸腿自由卧睡。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是以采集不同车型的室内尺寸而制定的多型号平面布置簿为设计依据,适用于轿车、中小型商务车及大中型客车的配套或改装,便利于驾乘人员行车途中或停车时卧睡,享有家床舒适感,减轻出行的疲劳。 | ||
搜索关键词: | 车室坐卧 两用 座椅 | ||
【主权项】:
基于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其特征在于,在车室内采用前后两个单人座椅或两个双人座椅的纵向空间,分别以移座椅背移出座垫式和移座起落椅背式的移接变换,形成超出身高的卧睡床面,可在行车途中或停车时伸腿自由卧睡1~2人,可坐卧两用的变换座椅床。其中:移座椅背移出座垫式,是以前座椅的座架、椅背同时分别同向不同速前后移,当座架、椅背前移到位时,椅背移出的后座垫为座椅床的移接面;(见附图13,图14中的91)移座起落椅背式,是以后座椅的座架、椅背同时分别前后移、起落,当座架前移到位时,椅背、座架呈一线为床状;(见附图13,图14中的90)座椅床与前座椅椅背移出的座垫同高并移接;(见附图14中的90、91)前后座椅前移的同时,托脚升落板上升,当座椅前移到位时,后座架前端下侧挡脚内斜板与托脚升落板吻合;(见附图7中的71、72,图8)座椅床的移接变换,是采用五驱轮轴连接前后座椅的五个被驱动部位,分别为后座椅座架、后座椅椅背调角器、托脚升落板、前座椅座架及前座椅椅背,当旋转手轮时,同时分别前后移、起落变换;(见附图7中的70、图6中的63、图7中的72、图9中的75、图10中的77)五驱轮轴设置在五驱轮轴箱内,五驱轮轴箱可置于座椅床的侧下、中下;(见附图1中的21、图3、图4、图19、图20)五驱轮轴的驱动结构原理均为旋转调节,手轮的旋转变换便于改配马达按钮自动变换;(见附图18中的98、99)座椅床的卧睡床面设有平整面和弧形面两种,弧形面床面在行车卧睡时,可平衡卧睡静力,不易摇摆,有助于睡眠;(见附图12的86)移接变换后的床面,后座架后端与椅背下端连接处,软垫转角设为弧形旋转接口;(见附图11中的84)用于轿车室内座椅床副驾位的座椅,当座架、椅背前移到位时,椅背遮挡右侧置后视镜视线,可采用椅背二次调节转角,调节高低于行车时右侧置后视镜视线;(见附图14中的92)用于轿车室内座椅床的后侧设有安全防护栏,栏宽不大于单变换座椅 床宽,栏高不高于上置后视镜视线,与副驾位二次调节转角椅背前后相对应,从而达到高速行驶中座椅床的安全系数;(见附图1中的25)用于轿车室内双变换的座椅床,是以中座架为分界,左侧后座椅与正驾位座椅的移接变换,相同于右侧座椅床的变换形式,所不同的是正驾位座椅可独自升降、前后移,在行车途中右侧座椅床可调节变换,左侧座椅床仅限停车时方可变换;(见附图15中的93、图16、图17)用于中小型商务车和大中客车室内的座椅床,分别以单变换位和双变换位及多个双变换位的移接变换,形成单变换位和双变换位的卧睡床面;(见附图19、图20)车室坐卧两用座椅床,适用于多种车型的轿车、中小型商务车及大中型客车的室内配套或改装,是以采集不同车型的室内尺寸而制定的多型号平面布置簿为设计依据。(见附图1列表、图2列表)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才,未经张金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7530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