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芨种苗高效组培快繁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9269.7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5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侯典云;张改娜;胥华伟;贾小平;史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白芨种苗高效组培快繁技术,将白芨种子撒播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上进行种子无菌萌发后,将所获得小苗分株接种在增殖继代培养基进行增殖继代培养,得到丛生苗后将其接种在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再将得到的组培苗种植于所制备的炼苗基质中进行炼苗,炼苗后移栽至大田种植即可,其中,种子萌发培养基的组成为MS+蔗糖30g/L +琼脂8g/L +马铃薯10‑12g/L;增殖继代培养基的组成为MS+ KT 1.0 mg/ L +NAA 0.2mg/L+蔗糖30g/L +琼脂9 g/L;生根培养基组成为MS+NAA 0.2mg/L+ IAA1.0mg/L+蔗糖30g/L +琼脂9g/L+25‑30g/L马铃薯;炼苗基质的成分为中位泥炭土、珍珠岩与碎木屑,其体积比为523。本发明技术成熟,体系完善,可有效解决白及自然萌发率低,种苗获得困难的现状,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及 种苗 高效 组培快繁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白芨种苗高效组培快繁技术,将无菌白芨蒴果中的白芨种子撒播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上,进行种子无菌萌发,然后将萌发后所获得丛生芽小苗分株接种在增殖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增殖继代培养,得到白芨丛生苗后将其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获得白芨组培苗,再将得到的白芨组培苗种植于所制备的炼苗基质中进行炼苗,炼苗后移栽大田种植即可,其中,获得无菌白芨蒴果的方法为:选取成熟但尚未开裂的白芨蒴果,先用流水冲洗表面杂质并沥干,然后用75%的酒精棉球把蒴果表面擦拭干净,再将其转移至超净工作台内,用75%的酒精溶液浸泡30秒后,依次用0.1‑0.5%的升汞溶液消毒6min以及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后,得到无菌的白芨蒴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无菌萌发以及炼苗的方法如下:(1)种子无菌萌发的方法为:将撒播有白芨种子的种子萌发培养基置于培养室内进行暗培养,培养温度为25℃,当培养基上的种子开始萌绿时,将其转为光培养,每天12小时连续光照,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光培养15~20天后分化为丛生芽的小苗,完成无菌萌发;其中,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组成为:MS、蔗糖、琼脂以及马铃薯,其中蔗糖的添加量为30g/L,琼脂的添加量为8g/L,马铃薯的添加形式为糊状,其添加量为10‑12g/L,种子萌发培养基的pH为5.5~6.0;(2)炼苗的方法为:取盛有经生根培养所得的白芨组培苗的组织培养瓶,打开瓶盖,向其中喷洒5~8ml的无菌水后,在培养室内放置2~3天,然后将组织培养瓶移出培养室放置在室外2~3天,在室外培养期间,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30~40%,然后取出组织培养瓶内的白芨组培苗,用蒸馏水清洗掉组培苗根部的培养基后,在0.2mg/L的NAA中浸泡30秒,种植于炼苗基质中,炼苗90天后即可移栽大田种植;其中,所述的炼苗基质的成分包括中位泥炭土、珍珠岩以及碎木屑,碎木屑为锯末,其制作方法为:先将中位泥炭土经高温湿热灭菌,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为20min,然后将中位泥炭土、珍珠岩以及碎木屑按照体积比5:2:3的比例混合后,加入灭菌的蒸馏水拌匀,使其含水量为50~55%即制成炼苗基质,然后将所制作的炼苗基质放置于育苗盘中,并放在遮阳率为50%的拱棚中备用,拱棚中的湿度为50~55%,温度为15~25℃;所述的增殖继代培养方法为:在超净工作台内,将种子无菌萌发所获得的丛生芽小苗分株后接种在盛有增殖继代培养基的组织培养瓶内,每瓶接种20~25株,并将接种后的组织培养瓶至于培养室内光照培养,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培养期间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2h,50天后获得3~5cm的白芨丛生苗;所述的增殖继代培养基的配方配比为:MS+ KT 1.0 mg/ L +NAA 0.2mg/L+蔗糖30g/L +琼脂9 g/L;所述的生根培养的方法如下:在超净工作台内将增殖继代培养所获得的丛生苗分成单株,接种在盛有生根培养基的组织培养瓶内,每瓶接种20~25株,置于培养室内培养,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光照为每天12小时,40天后可获得株高5‑8cm,根长2‑3cm的白芨组培苗;所述的生根培养基的配方配比为:MS+NAA 0.2mg/L+ IAA1.0mg/L+蔗糖30g/L +琼脂9g/L+25‑30g/L马铃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7926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循环利用剥离液有机废气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反吹高效空气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