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并行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2631.6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6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侯启明;李睿;周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并行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可快速、高质量地绘制复杂矢量图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矢量图形轮廓线上求值并绘制的扫描线算法,算法并行在矢量图形轮廓线上进行光栅化。算法首先将图形轮廓线光栅化为对应输出图像上像素的片段。在每个轮廓线片段上,解析计算得到颜色值,或近似使用采样算法采样得到颜色值。图像轮廓的光栅化可以高效并行完成。解析计算、32位采样可得到高质量的结果。本发明在扫描线方向上,采用并行前缀和算法计算得到每个像素的覆盖信息,并生成图像的填充区域。最后将矢量图形的轮廓片段和填充区域绘制到输出图像上。本发明完全使用并行众核运算设备实现,利用硬件加速实现了实时高质量矢量图形绘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并行 矢量 数据 可视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效并行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矢量图形轮廓线并行裁剪处理,将每条轮廓线沿像素边界裁剪成像素内的轮廓线片段;(2)根据反走样算法并行处理每个轮廓片段,在每个片段上得到用于计算覆盖值的中间结果;所述反走样算法为解析法,具体如下:基于以下公式计算每个像素上的覆盖值:其中:H(u,v)=∫0uh(s,v)dsF0(x,y)=∫01H(u(t)‑x,v(t)‑y)v′(t)dt (4)F1(x,y)=∫01H(u(t)‑(x+1),v(t)‑y)v′(t)dt (5)F(x,y)表示位于坐标(x,y)处像素的轮廓在该像素内的覆盖值;u、v是矢量图形上的坐标;u(t)、v(t)分别是像素(x,y)内轮廓线公式的x、y分量;M表示矢量图形的内部区域;表示矢量图形的边界;函数h在1x1大小的单位像素内有常数值1;函数H由函数h横向积分获得;并行处理每个轮廓线片段,将轮廓线片段的表达式代入公式(4)、公式(5),计算每个片段对应的中间结果F0(x,y)和F1(x,y);(3)并行对所有轮廓线片段对应的值按照其像素位置进行排序,在每个矢量图形内将片段按照先行后列的顺序排列;(4)在每个矢量图形内的每行轮廓线上,并行完成片段在像素上覆盖值的计算,具体为,并行计算公式(3)中的求和项,并记为:A(x,y)=Σi=0x-1F1(i,y)]]>并行在每个像素位置上将A(x,y)和F0(i,y)相加,得到轮廓在像素上的覆盖值F(x,y);(5)生成用于绘制矢量图形填充颜色的区域:若相邻两个位置的轮廓线片段位于同一行,并且属于同一个矢量图形,并且右侧片段处的A(x,y)值大于0,则这两个片段之间的区域属于图形内部;并行处理所有相邻的轮廓线片段,根据以上规则判断两片段之间的区域是否属于矢量图形内部;记录属于矢量图形内部的填充区域;(6)绘制片段及填充区域:使用图元表示所有轮廓片段和填充区域;将轮廓线片段的覆盖值用于反走样,绘制所有图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8263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电机总装工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槽楔成型模具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