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7852.0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2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邓群;张兴佑;田茂林;李栓运;张国义;唐修金;薛暮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4 | 代理人: | 张文,阴亮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扳手,包括基础、棘轮(11)和棘爪(14);其中基础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棘轮(11)的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凸台(1103),凸台(1103)与第一通孔配合以形成实现棘轮(11)转动的转动副;棘轮(1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02),第二通孔(1102)与第一通孔同心,且与转动副的转动中心重合,第二通孔(1102)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且用于与多棱面结构实现旋扭配合;基础上设置有旋扭操作手柄;棘爪(14)的一端与基础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棘轮(11)的齿槽(1101)单向限位配合以形成棘轮棘爪机构。本发明提供的扳手能够解决在较小的空间内采用扳手对具有多棱面结构的待旋扭部件实施旋扭存在的旋扭效率较低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扳手 | ||
【主权项】:
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棘轮(11)和棘爪(14);其中:所述基础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棘轮(11)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凸台(1103),所述凸台(1103)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以形成实现所述棘轮(11)转动的转动副;所述棘轮(1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02),所述第二通孔(1102)与所述第一通孔同心,且与所述转动副的转动中心重合,所述第二通孔(1102)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且用于与多棱面结构实现旋扭配合;所述基础上设置有旋扭操作手柄;所述棘爪(14)的一端与所述基础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棘轮(11)的齿槽(1101)单向限位配合以形成棘轮棘爪机构;所述基础包括第一夹板(12)和第二夹板(13),所述第一夹板(12)和所述第二夹板(13)上均设置有定位孔(121),两个所述定位孔(121)形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夹板(12)与所述第二夹板(13)对接以形成容纳腔,所述棘轮(11)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凸台(1103)与所述定位孔(121)配合以形成所述转动副;所述第一夹板(12)和第二夹板(13)上相对应的部位成对地设置有连接孔,每一对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连接销;所述基础上设置有弹性压件(15),所述弹性压件(1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基础上,且外伸于所述容纳腔之外,所述弹性压件(15)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中,且与所述棘爪(14)弹性压合以保持所述棘轮(11)与所述棘爪(14)处于单向限位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9785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