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伪随机信号产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8237.1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3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则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7/58 | 分类号: | G06F7/5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01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伪随机信号产生方法,对两组以上伪随机数发生器进行运算,产生长序列周期高速伪随机数的方法;其中一个伪随机数的产生基于并行结构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电路;另外一组伪随机数的产生基于常规结构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电路,要求参与运算的每个伪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数互不相关。本发明能实时产生有多个数据位的均匀分布伪随机数,也能产生其它分布的伪随机数,还能产生宽频带的数字白噪声信号,其均值、方差等参数可调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机 信号 产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伪随机信号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基于并行结构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Na位伪随机数发生器A,生成了m位的均匀分布伪随机数,记为A[k],以二进制表示为Am‑1[k]Am‑2[k]...A1[k]A0[k];基于传统结构的Nb[0]位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伪随机数发生器B0,生成了一位的均匀分布伪随机数,记为B0[k];基于传统结构的Nb[1]位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伪随机数发生器B1,生成了一位的均匀分布伪随机数,记为B1[k];依次类推;基于传统结构的Nb[m‑2]位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伪随机数发生器Bm‑2,生成了一位的均匀分布伪随机数,记为Bm‑2[k];基于传统结构的Nb[m‑1]位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伪随机数发生器Bm‑1,生成了一位的均匀分布伪随机数,记为Bm‑1[k];要求伪随机数发生器B0生成的伪随机数B0[k]与 A0[k]不相关;要求伪随机数发生器B1生成的伪随机数B1[k]与 A1[k]不相关;依次类推;要求伪随机数发生器Bm‑2生成的伪随机数Bm‑2[k]与 Am‑2[k]不相关;要求伪随机数发生器Bm‑1生成的伪随机数Bm‑1[k]与 Am‑1[k]不相关;要求B组伪随机数发生器中的任意两个之间互不相关;m位的伪随机数Bm‑1[k]Bm‑2[k]...B1[k]B0[k]经过一个二选一开关电路后与伪随机数Am‑1[k]Am‑2[k]...A1[k]A0[k]进行按位异或操作,生成m位的伪随机数D[k];该开关电路共有m个二选一开管,当一个开关处于开状态时,选择Bi[k]位输出,即该位参与异或运算,当一个开关处于关状态时,选择0输出,即该位不参与异或运算;由于伪随机数发生器A与伪随机数发生器Bi之间互不相关,生成的伪随机数Dm‑1[k]Dm‑2[k]...D1[k]D0[k]中的每一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D[k]是m位均匀分布伪随机数;当m为偶数时,伪随机数发生器A的序列周期为2Na‑1;伪随机数发生器B0的序列周期为2Nb[0]‑1,伪随机数发生器B1的序列周期为2Nb[1]‑1,依次类推,伪随机数发生器Bm‑2的序列周期为2Nb[m‑2]‑1,伪随机数发生器Bm‑1的序列周期为2Nb[m‑1]‑1;当B[k]中的每一位都参与异或运算时,伪随机数D[k]的D0[k]位的序列周期为伪随机数发生器A与B0的序列周期的最小公倍数,伪随机数D[k]的D1[k]位的序列周期为伪随机数发生器A与B1的序列周期的最小公倍数,依次类推,伪随机数D[k]的Dm‑2[k]位的序列周期为伪随机数发生器A与Bm‑2的序列周期的最小公倍数,伪随机数D[k]的Dm‑1[k]位的序列周期为伪随机数发生器A与Bm‑1的序列周期的最小公倍数;伪随机数D[k]的序列周期为伪随机数发生器A与B组所有伪随机数发生器序列周期的最小公倍数;因此伪随机数D[k]的序列周期得到了极大扩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9823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