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誉的云计算身份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9985.1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7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礼发;李华波;黄康宇;洪征;周振吉;周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基于信誉的云计算身份管理方法,将实际交互中参与的各方抽象为四个角色:用户、云计算服务提供者、身份注册机构及去匿名化机构;用户:云服务的访问者,也是匿名的要求者与受益者,承受CSP对自己的评价,从IdP获取自身信誉值;CSP:给用户提供服务,对用户的表现进行评价;IdP:提供用户注册服务,给用户提供身份证书及信誉证书,根据反馈计算用户信誉值;DA:打开用户的假名,提供用户身份相关的信息;分为5个阶段,环境建立阶段、用户注册阶段、身份认证阶段、信誉值处理阶段及打开假名阶段;本发明安全有效地实现了云计算中的用户管理,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还可以对用户的可信性进行有效评估。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誉 计算 身份 管理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信誉的云计算身份管理方法,将实际交互中参与的各方抽象为四个角色:用户(User,U)、云计算服务提供者(Cloud Computing Service Provider,CSP)、身份注册机构(Identity Provider,IdP)及去匿名化机构(De‑anonymizing Authority,DA);用户:云服务的访问者,也是匿名的要求者与受益者,承受CSP对自己的评价,从IdP获取自身信誉值;CSP:给用户提供服务,对用户的表现进行评价;IdP:提供用户注册服务,给用户提供身份证书及信誉证书,根据反馈计算用户信誉值;DA:打开用户的假名,所述假名是用户签署的一个数字签名,提供用户身份相关的信息;其特征是步骤为5个阶段,环境建立阶段、用户注册阶段、身份认证阶段、信誉值处理阶段及打开假名阶段;环境建立阶段:初始建立时,首先创建IdP、DA及CSP公共参数,然后产生签名所需的公私密钥;密钥产生操作如下所示,其中λ表示安全系数,PK表示公开密钥,SK表示私有密钥;
产生用户的身份签名密钥操作:(PKId_s,SKId_s)←Setup_IdP_Idsign(1λ),在输入安全系数为λ的前提下,输出IdP用于签署用户Id证书的公钥与私钥;
产生用户的盲签名密钥操作:(PKId_b,SKId_b)←Setup_IdP_blind(1λ),产生IdP用于盲签名的公钥与私钥;
产生反馈签名密钥操作:(PKCSP,SKCSP)←Setup_CSP(1λ),产生CSP签署反馈信息的公钥与私钥;
产生仲裁签名密钥操作:(PKDA,SKDA)←Setup_DA(1λ),产生DA关于用户假名操作的公钥与私钥;用户注册阶段:包含注册操作及验证操作,如下所示:
注册操作:(CId,rep,Crep)←Register(SKId_s,Id),用户向IdP注册,用户输入身份标识Id,获得关于身份的证书CId,信誉值rep及信誉证书Crep;这里的信誉值是IdP给予新用户的初始信誉值;
验证操作:1/⊥←CheckReg(PKId_s,CId,rep,Crep),用户对证书进行验证,输入信誉证书、身份证书及IdP的公钥,确认证书的合法来源;验证通过返回1,否则返回⊥;
用户首次进入系统访问云服务时,利用注册操作,以自己Id向IdP注册;IdP检测用户Id不是重复的且没有在黑名单之列,检测通过之后,设置用户初始信誉值,颁发证明身份的证书及信誉值证书;用户用于注册的Id是公开的,包括URL或者电子邮件地址;云服务是开放的;用户注册之后,利用验证操作,验证身份证书及信誉证书来自于合法的IdP;身份认证阶段:用户具有了可辨识的合法身份之后,便能访问CSP,主要过程包括产生假名操作及身份认证操作,如下所示:产生假名操作:Pu←Gen_pny(Id,CId,rep),利用用户身份,身份证书,信誉值产生用户假名,Pu是用户访问CSP时所呈现的唯一身份标识;身份认证操作:1/⊥←Authenticate(Pu,Crep),CSP通过假名验证用户的合法身份,并验证用户的信誉值,能确定该信誉值确实是该用户的信誉值,且来源可靠;产生假名操作对用户Id及证书进行匿名化处理,用户Id的匿名化是利用DA公钥将Id加密,所以当产生纠纷时DA能用私钥解密,还原用户Id;身份认证操作通过“∑‑协议”在CSP与用户之间进行认证,确认用户的合法性及信誉值的真实性;在此过程中,CSP不知道用户的真实身份,但能获取用户的信誉值,此信誉值能作为安全策略的依据,对用户权限进行限制;信誉值处理阶段:在用户访问完CSP提供的服务之后,模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信誉值相关的一系列操作,包括信誉反馈操作、盲化处理操作、申请更改信誉操作、盲签名操作和确认更改信誉操作:1)信誉反馈操作:(rep_new,Crep_new)←Gran(Pu),CSP针对Pu的表现给出信誉反馈rep_new及其证书Crep_new,该证书证明了反馈来源于CSP;2)盲化处理操作:Nonce_blind←Blind(Nonce),Pu随机选择盲化值Nonce,并进行盲化处理得到盲化值Nonce_blind;3)申请更改信誉操作:1/⊥←Update(rep_new,Crep_new,Nonce_blind),IdP对Pu提交的信誉值反馈进行验证,通过则返回1,否则返回⊥;4)盲签名操作:Cblind←Blind_sign(Nonce_blind),IdP对盲化的随机数Nonce_blind进行签名,产生一个盲签名Cblind;5)确认更改信誉操作:1/⊥←Confirm_Update(CNonce),用户将Cblind去盲化得到CNonce,并以此向IdP提交更新用户信誉值确认,IdP更新成功返回1,否则返回⊥;CSP利用信誉反馈操作给予Pu反馈;申请更改信誉操作将反馈值连同一个经过盲化过的随机值Nonce_blind提交给IdP,申请更新信誉值;IdP对反馈进行验证,确定其合法性;IdP利用盲签名操作对Nonce_blind签名,将签名结果返回给Pu;用户通过Pu,获取Cblind,将Cblind去盲化得到签名的CNonce,利用确认更改信誉操作向IdP提交,确认信誉值修改;IdP验证CNonce,更新对应用户的信誉值;对于已经注册过的老用户,则首先通过信誉值获取操作向IdP获取信誉值,然后进行后续的工作,进而获得需要的服务,信誉值获取操作如下所示:信誉值获取操作:(rep,Crep)←Withdraw(Id),用户通过本操作利用自身Id获取信誉值rep及证书Crep;打开假名阶段:在访问过程中,如果需要获取用户真实Id,包括去匿名化操作和身份映射操作;如下所示:去匿名化操作:gId←De_Anonymity(Pu,SKDA),DA利用自己私钥解密假名Pu;在去匿名化阶段产生的并非用户的真实Id而是经过IdP处理后的gId,其中g是系统公共参数;身份映射操作:Id←Map(gId),IdP将gId映射到用户真实Id;CSP将用户的恶意行为及假名以诉状的形式向DA提交,申请打开假名;DA利用去匿名化操作对Pu去匿名化得到与用户Id相关的一个值gId,能唯一标示出用户;DA将该值提交IdP,进而利用身份映射操作得到用户的真实I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9998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