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缓存机制的社交网络隐私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1234.9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8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由胜;彭恩伟;刘宴兵;肖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Q5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缓存机制的社交网络隐私保护方法,涉及社交网络隐私安全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安全和隐私问题,对于社交网络中用户的最近动态信息,本发明用一种缓存结构来将最近动态信息以明文的形式缓存在自己联系人列表中的某些联系人中,然后再将动态信息用基于属性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将密文存入对应的DHT存储节点中。用户在获取联系人最近动态信息时,到用户与该联系人的共同联系人的缓存或者DHT存储节点中获取联系人的动态信息。本发明社交网络隐私保护方法减少了DHT存储节点的查询时间、降低了存储空间且提升了安全度。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信息 社交网络 存储节点 隐私保护 缓存机制 缓存 安全和隐私 存储空间 缓存结构 加密算法 隐私安全 安全度 密文 明文 加密 查询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缓存机制的社交网络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01、用户在社交网络过程中保存自己的动态更新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A)社交网络用户生成自己的动态更新信息;B)根据三角关系发现协议发现哪些联系人与自己有共同联系人,根据到场协议即在分布式哈希表DHT中查看这些联系人有哪些在线,然后对这些在线联系人使用缓存协议将动态信息发给这些联系人缓存;C)将步骤A)生成的用户自己的动态信息用对称加密算法AES加密得到对称加密密钥;D)采用基于属性加密算法加密步骤C)中的对称加密密钥;E)将步骤D)的加密内容存入分布式哈希表存储节点中;102、用户生成社交联系人的动态信息列表,具体是:F)首先,系统为刚上线的用户生成其社交联系人列表,该列表包含该用户的所有社交联系人,这个列表是根据他的每个社交联系人与他的共同联系人数量和这个社交联系人的在线时长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降序排列;G)从DHT节点获取联系人列表中第i位联系人动态信息,将该节点标记为已访问;H)从联系人动态信息中的在线状态信息,查看该联系人是否在线,如果其不在线,则i=i+1,然后跳到步骤I),否则根据三角协议发现用户与第i位联系人是否有共同联系人,如果有共同联系人,则直接获取这些共同的联系人的动态消息,然后把这些共同的联系人标记为已访问,然后令i=i+1,如果没有共同联系人,则直接令i=i+1;I)判断i是否小于等于用户总的社交联系人数n,如果i小于等于n,则查看第i位联系人是否已访问,如果第i位联系人已访问,则i=i+1,然后重复步骤I),如果i位联系人未访问,则跳到步骤G,如果i大于n,则表示已经生成该用户的整个社交联系人的动态信息列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0123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易破损的内嵌式滤网
- 下一篇:一种水平扇形滤板立式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