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颗粒物除湿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0531.X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6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余同柱;桂华侨;程寅;刘建国;陆亦怀;王焕钦;傅德黔;杨凯;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梁美珠;奚华保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颗粒物除湿装置及方法。该大气颗粒物除湿装置包括Nafion管除湿单元、颗粒物特性参数测量单元、颗粒物净化单元和抽气泵。该大气颗粒物除湿方法是基于Nafion管除湿原理,通过低气压高流速干燥气体吹扫的方法,去除待测样气中的水汽,实现大气颗粒物的无损失非接触式连续除湿。为保证吹扫气体的洁净度,本发明先采用惯性撞击的方式,去除吹扫气体中的粒径在微米量级的颗粒物;再利用场致电离荷电与静电牵引去除相结合的方法,去除吹扫气体的纳米级的细颗粒物。本发明还利用限流阀与大功率抽气泵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吹扫气体压力低于样气,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大气颗粒物除湿装置的干燥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 颗粒 除湿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大气颗粒物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afion管除湿单元、颗粒物特性参数测量单元、颗粒物净化单元和抽气泵;所述Nafion管除湿单元包括外层管和嵌入设置在外层管中间的内层管;所述外层管内壁与内层管外壁之间形成吹扫气通路;所述外层管侧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吹扫气通路相连通的吹扫气出气口和吹扫气进气口,所述吹扫气出气口与抽气泵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内层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内层管内部相连通的样气进气口和样气出气口,所述样气进气口、内层管内部以及样气出气口形成样气干燥通路;所述样气出气口与颗粒物特性参数测量单元的进气管相连通;所述颗粒物净化单元包括限流阀、撞击式粒子切割器和静电细粒子去除器;所述限流阀上设有主进气口、辅气进气口和混合气出口;所述撞击式粒子切割器包括切割器腔体、设置在切割器腔体顶部的加速喷口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切割器腔体内部底面上的撞击台;所述静电细粒子去除器包括去除器腔体、设置在去除器腔体上下两端的高压放电针和高压牵引电极、与高压放电针电连接的高压放电针电源和与高压牵引电极电连接的高压牵引电极电源;所述主进气口与颗粒物特性参数测量单元的出气管相连通;所述辅气进气口接外部干燥空气源;所述混合气出口与加速喷口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加速喷口的进气端位于切割器腔体外侧,出气端位于切割器腔体内侧且与切割器腔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切割器腔体连接在去除器腔体侧壁上,且切割器腔体内部与去除器腔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去除器腔体下端侧壁上设有净化气出口,所述净化气出口与吹扫气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加速喷口包括加速喷头和设置在加速喷头中间的加速喷孔,所述加速喷孔为倒圆锥状;所述撞击台为与加速喷孔同轴设置的圆柱体,且所述撞击台螺纹连接在切割器腔体内的底部,且撞击台与切割器腔体的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1053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瓶盖
- 下一篇:一种具有流道的软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