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拉格网式个体降噪耳罩的制备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24493.3 申请日: 2015-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5193543B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发明(设计)人: 张彬;关耀华;孙成勋;朱宝余;杨晓瑛;陈斌;张赩;张丹;孙晔;孙东东;刘森;孟宪超;李智;陈涛;徐华磊;李红彦;高阳;王鑫;赖云飞;李光日 申请(专利权)人: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主分类号: A61F11/14 分类号: A61F11/14
代理公司: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22206 代理人: 李晓莉
地址: 130021 吉林***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抽拉格网式个体降噪耳罩及其制备工艺,属于职业卫生技术领域,包括左右耳罩连接件、抽拉槽、抽拉钮、外隔音片、隔声底架、光敏性复合树脂层,所述左右耳罩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隔声底架连接,所述抽拉槽为滑道结构,且与抽拉钮滑动连接,所述抽拉钮的下部设置有外隔音片,所述隔声底架包括上层架、中层架以及下层架,上层架与外隔声片活动连接,所述光敏性复合树脂层连续分布在隔声底架的下层架外边缘的凸起骨架结构上,光敏性复合树脂层的厚度为0.5cm~3cm。本发明可满足作业人员在不同情况下对防噪设备的防护效率要求,避免作业人员内耳道的损伤及听力损失,从根本上调动作业人员使用个体防噪用品的积极性,达到个体防噪的目的。
搜索关键词: 抽拉格网式 个体 耳罩 及其 制备 工艺
【主权项】:
抽拉格网式个体降噪耳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抽拉格网式个体降噪耳罩采用各部件独立制作,流水线组装作业的方式制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隔声底架(5)取塑料膜覆盖隔声底架(5)下层内侧的非突出粗糙部分,压合密封,且将隔声底架(5)的下层、隔声底架(5)的中层以及隔声底架(5)的上层,通过胶黏剂固定,待压合、风干后,隔声底架(5)制备完成;步骤二、制作外隔声片(4)取外隔声片(4)下层的吸声隔音棉与外隔声片(4)上层的片状硬塑或者合金通过胶黏剂固定,待压合、风干后,外隔声片(4)制作完成;步骤三、部件组装a、将所述步骤二获得的外隔声片(4)插入抽拉槽(2)后,采用胶黏剂将外隔声片(4)与抽拉槽(2)另一侧的抽拉钮(3)固定后,进行压合、风干;b、将抽拉槽(2)嵌入左右耳罩连接件(1),且采用胶黏剂固定后,进行压合、风干;c、将左右耳罩连接件(1)插入隔声底架(5)对应的槽内,采用胶黏剂固定后,进行压合、风干,抽拉式个体防护耳罩主体组合完毕;d、将耳罩主体置入避光、充满氮气的小型密封操作室内,用氮气吹扫密封操作室,直至密封操作室内氮气纯度大于99%;e、操作机械臂,将耳罩主体保持隔声底架(5)下层呈水平状态的情况下置于密封操作室内的光敏性复合树脂池3秒~30秒,取出,保证光敏性复合树脂的厚度在0.5cm~3cm,抽拉式个体防护耳罩组合完毕;步骤四、封装在密封操作室内将抽拉式个体防护耳罩封入密封的黑色塑料袋中,通过黑色塑料袋的内置支架保证光敏性复合树脂层不与黑色塑料袋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2449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