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岩储层气体多尺度传质能力损害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7625.8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7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波;康毅力;史斌;张晓磊;游利军;江安;黄小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10002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储层气体多尺度传质能力损害评价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照SYT5358‑2010岩样制备方法准备人工造缝岩样,然后对造缝岩样作平衡水处理;用锡箔纸包裹岩样,放置于岩心夹持器中,施加围压并升温;对密闭系统抽真空,然后向标准容器中注入甲烷,同时打开标准容器和岩心夹持器间的两个连通阀,甲烷开始向岩样中储集,计算不同时刻的储气分数,并确定工作液损害前储气分数达到80%所用的时间;向岩样中反向驱替工作液,再正向驱替氮气;确定工作液损害后储气分数达到80%的时间;计算气体多尺度传质速率损害率。采用本方法用一个指标可综合评价工作液对煤岩储层气体多尺度传质能力的损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岩储层 气体 尺度 传质 能力 损害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煤岩储层气体多尺度传质能力损害评价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按照SYT5358‑2010岩样制备方法准备人工造缝岩样,然后对造缝岩样作平衡水处理,处理方法为:将造缝岩样放置于底部装有过饱和K2SO4溶液的密闭容器中,每隔48h称重一次,直至相邻两次称重变化小于样品质量的2%;步骤2、用锡箔纸包裹岩样,放置于岩心夹持器中,并施加5MPa围压,开启恒温加热装置,将密闭系统温度加热至储层温度,并保持密闭系统的气密性,所述的密闭系统由岩心夹持器和标准容器通过两条连接管线并联构成,在所述的两条连接管线上各有一个连通阀,通过同时打开或关闭两个连通阀连通或隔开岩心夹持器与标准容器,并且在其中一条连接管线上通过压力管线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步骤3、开启真空泵对密闭系统抽真空达48h以上,然后向标准容器中注入2MPa压力的甲烷,待密闭系统压力稳定后,通过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记录此时标准容器内的压力;然后将标准容器和岩心夹持器间的两个连通阀同时打开,甲烷开始向岩样中储集,实时监测密闭系统压力,通过如下公式计算不同时刻的储气分数,并确定工作液损害前储气分数达到80%所用的时间;Rs=P0Z0-P(t)Z(P)P0Z0-P∞Z(P∞)×100%]]>P0=PiV1V1+V2]]>上式中:Rs—储气分数,所述的储气分数是指t时刻的岩样储气量占最终储气量的百分数;Pi、P0、P(t)、P∞—连通阀打开前标准容器内的压力、连通阀打开后密闭系统初始时刻、t时刻和密闭系统压力不再变动时的压力,MPa;Z0、Z(P)、ZP(∞)—压力P0、P(t)和P∞下的甲烷偏差因子,无量纲;V1是指标准容器体积、标准容器至两个连通阀间的连接管线体积以及压力管线的体积之和,cm3;V2—是指从两个连通阀分别至岩样两端面的空间体积之和,cm3;步骤4、保持围压不变,采用高压计量泵向岩样中反向驱替2~5倍岩样孔隙体积的工作液,待静置24h后,以3.5MPa驱替压差向岩样中正向驱替氮气,直至气体流量保持稳定;步骤5、重复步骤3,确定工作液损害后储气分数达到80%的时间;步骤6、用下述公式计算气体多尺度传质速率损害率:DT=T2-T1T2×100%]]>式中:DT—气体多尺度传质速率损害率,无量纲;T1、T2—工作液损害前和损害后储气分数达80%所用时间,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未经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2762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