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体内表面竹节状微结构的组合电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8619.4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4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曲宁松;房晓龙;曾永彬;王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C25D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回转体内表面竹节状微结构的组合电加工方法,属电加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空心铝回转体、空心铜回转体和铝制芯模(3);步骤2、加工铝环薄片(1)和铜环薄片(2);步骤3、根据所需制备的回转体内表面竹节结构形态选择合适的铝环薄片(1)和铜环薄片(2),按照铝环‑铜环多层相隔的顺序嵌套在铝制芯模(3)上;步骤4、对嵌套了铝环薄片(1)和铜环薄片(2)的铝制芯模(3)进行电铸铜加工,得到电铸件(4);步骤5、清洗电铸后的回转体,采用碱性溶液去除铝材料,即得到材料为铜的回转体内表面竹节状微结构(5)。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回转体内表面竹节状微结构的高精度加工。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体内 表面 竹节 微结构 组合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回转体内表面竹节状微结构的组合电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步骤1、根据所需制备的回转体内表面竹节结构形态分别制备空心铝回转体、空心铜回转体和铝制芯模(3);步骤2、根据所需制备的回转体内表面竹节结构形态将步骤1中的空心铝回转体加工成若干铝环薄片(1),空心铜回转体加工成若干铜环薄片(2);步骤3、根据所需制备的回转体形态选择合适的铝环薄片(1)和铜环薄片(2)按照铝环‑铜环多层相隔的顺序嵌套在铝制芯模(3)上;其中某一铝环薄片(1)的厚度对应内表面竹节微结构在该处的间距,某一铜环薄片(2)的厚度对应内表面竹节微结构在该处的竹节高度;步骤4、对嵌套了铝环薄片(1)和铜环薄片(2)的铝制芯模(3)进行电铸铜加工,得到电铸件(4),其中铜环薄片(2)和电铸铜连接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零件;步骤5、清洗电铸后的回转体,采用碱性溶液去除铝材料,铜环薄片(2)不会被碱性溶液溶解,即得到材料为铜的回转体内表面竹节状微结构(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2861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硅片预冲洗设备
- 下一篇:具有自动脱盖功能的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