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9664.1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7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董滨;金波;沈丹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18;C08F8/32;C08F8/24;C02F1/28;B01J20/26;C02F1/5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苯乙烯单体、二乙烯苯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配制成油相;采用水、分散剂和NaCl配制成水相;将油相投入到水相,经升温工艺后降温,出料,洗涤、抽提、烘干、筛分获得到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的聚苯乙烯系白球;然后进行氯甲基化反应,转型得到聚苯乙烯系氯球;将聚苯乙烯系氯球用二氯乙烷搅拌膨胀,投N‑羟甲基酞酰亚胺及乙酸酐,并滴加催化剂,再升温、保温、降温,抽干母液、加水、减压蒸馏、清洗后;再投25%液碱,经升温、稳定、水洗、再加入氯乙酸溶液进行螯合反应,升温、保温、水洗、调酸、水洗、调碱、再水洗至中性出料包装,即得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深度 软化 树脂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该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油相配制釜中配制好油相,油相由反应物、致孔剂和引发剂组成;将反应物与致孔剂按质量比1:0.5的比例加入到油相配制釜中混合,并按占油相总质量的1%‑1.5%的比例加入引发剂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在油相配制釜中稳定30分钟,形成油相;上述的反应物包括苯乙烯单体和二乙烯苯交联剂;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致孔剂为4‑甲基‑2‑戊醇、液体石蜡、异丁醇、200#汽油、六甲基二硅氧烷和正构油中的一种或几种;苯乙烯单体与二乙烯苯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0.18‑1:0.22;b)、在聚合釜中配制好水相,水相为含有分散剂和NaCl的水溶液,以水相的总质量计,分散剂的浓度为3wt%,NaCl的浓度为15wt%‑17wt%;将水、分散剂和NaCl投入到聚合釜中,并在搅拌状态下升温至60℃,稳定10分钟,形成水相;所述水相中的分散剂为聚乙烯醇、淀粉、甲基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c)、在聚合釜中,将步骤a形成的油相,按水相与苯乙烯单体质量之比3:1‑1:1的比例加入到处于搅拌状态下的水相,进行悬浮聚合形成多相聚合体系,其中加入有少量次甲基蓝,搅拌速度由慢变快,搅拌速率控制为150‑250rpm;添加完后,升温至75℃,保温3小时,树脂骨架基本定型;d)、将聚合釜内升温至85℃,保温2小时;再升温至95℃,保温5小时后;降温,出料,洗涤;抽干游离水,进丙酮进行抽提;抽提至无油,进水洗涤至无丙酮味,出料;烘干、筛分成粒度合宜的投料粒;然后将投料粒进一步烘干经筛分、冷却得到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的聚苯乙烯系白球;e)、将经过干燥处理的聚苯乙烯系白球与氯甲醚在100℃‑120℃条件下,按质量比计聚苯乙烯系白球比氯甲醚1:0.5‑1:2的比例均匀混合,进行氯甲基化反应,然后将生成物经过逐步稀释,再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转型,经水洗后,得到聚苯乙烯系氯球;f)、将聚苯乙烯系氯球用二氯乙烷搅拌膨胀1小时,投N‑羟甲基酞酰亚胺及乙酸酐,投毕,开始滴加催化剂,并控制反应放热温度不超过60℃;催化剂滴毕,稳定半小时,再升温到75℃‑80℃,保温12小时;保温完毕,降温,抽干母液;加水,减压蒸馏二氯乙烷,至树脂无气味为止;热水清洗5次以上,到出水无色为准;N‑羟甲基酞酰亚胺的投入量按质量比计为,膨胀后聚苯乙烯系氯球比N‑羟甲基酞酰亚胺为1:2‑1:4,N‑羟甲基酞酰亚胺与乙酸酐的质量比为1:1,其中催化剂为醋酸或硫酸;g)、然后再投25%液碱,缓慢升温到80℃,稳定1小时,关闭放空后;再升温到120℃,稳定2小时后缓慢打开放空,排空压力后关闭放空;再升温到160℃,保温14小时;降温,取样分析若弱碱基≥5.0mmol/g则为合格;合格后,抽干母液,水洗5遍,要求清洗至pH≤10;25%液碱为液碱浓度为25wt%的氢氧化钠溶液;h)、最后再加入预先溶解的氯乙酸溶液进行螯合反应,升温至65‑70℃,保温14小时,期间不断控制反应溶液的pH值,要求在8‑9之间;保温完毕,取样分析,检测铜离子吸附量;合格后,水洗5遍,调酸至pH=1,稳定1小时;水洗至接近中性,再调碱至pH=12,稳定1小时;水洗至中性出料、包装,即得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预先溶解的氯乙酸溶液为氯乙酸和液碱;所述液碱为浓度为20wt%‑3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液碱和氯乙酸按质量比计为1:1‑1:1.5;所述的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的粒径为0.500‑1.000mm;所述的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含水量在45%‑55%;质量全交换容量≥5mmol/g;体积全交换容量≥2mmol/ml,铜离子吸附量≥45g/L;湿视密度在0.73‑0.80g/ml;湿真密度在1.150‑1.210g/ml;均一系数≤1.45;渗磨圆球率≥90%;膨胀率H+→Na+≤4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2966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卷材生产预热装置
- 下一篇:自增强型木塑立柱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