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7185.0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3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邵高科;李明茂;邵仲益;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明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22 | 分类号: | B22D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3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连铸方法,利用冷却装置直接对引杆或者金属液凝固形成的连铸坯进行冷却,通过传热作用,使金属液不断地在铸通孔内连铸坯的凝固前端处凝固,再通过牵引装置不停得拉动连铸坯,使凝固前端始终保持在铸通孔内,形成稳定的连铸工序。金属液受引杆或者先前凝固的金属的传热作用而在连铸通孔内进行凝固,而不是在结晶器等大型的冷却装置中凝固,因而可降低连铸装置整体占用的空间。并且,牵引装置可以匀速拉动引杆和铸坯,从而使铸坯表面光洁,表面缺陷大为减少,减小后续表面处理的步骤的压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位于熔池(1)侧壁上的连铸通孔(2)使用耐火材料堵塞;向熔池(1)内注入金属液,使金属液高于连铸通孔(2);将引杆(5)放置到牵引装置(7)上,对准连铸通孔(2)后使用引杆(5)捅开连铸通孔(2)内的耐火材料,使引杆(5)进入连铸通孔(2)内;打开冷却装置(4),对引杆(5)进行冷却,使得位于连铸通孔(2)的金属液在引杆(5)的前端冷却凝固;启动牵引装置(7),使引杆(5)带动已经凝固的金属逐渐远离熔池(1);采用冷却装置(4)在熔池(1)的外部对先前凝固的金属进行冷却,使得位于连铸通孔(2)内的金属液在先前凝固的金属的前端凝固并在牵引装置(7)的作用下随先前凝固的金属一同远离熔池(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明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科明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5718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件辅助清砂装置
- 下一篇:儿童座椅及其扶手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