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配焦煤的配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0457.2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1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项茹;张雪红;周尽晖;薛改凤;陈超;宋子逵;周立鹏;孙彬;喻秋良;陈琳;鲍俊芳;陈鹏;任玉明;詹立志;王元生;陈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7/04 | 分类号: | C10B5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配焦煤的配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混配焦煤进行单种煤成焦显微结构分析,根据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纤维结构、片状结构和同性结构进行分类为混配焦煤1#、混配焦煤2#和混配焦煤3#;2)选择其他单种炼焦煤并控制质量;3)不同的混配焦煤分类进行配用。本发明根据单种煤的粗粒镶嵌结构、纤维、片状和同性结构将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标准差S>0.1的混配焦煤分别进行区分配用,不仅解决了混配焦煤的定量配用问题,还可以在最大程度节省优质焦煤配用量的情况下,稳定焦炭质量,节约焦煤配比,降低配煤成本;在无煤调湿、无型煤、无捣固条件下,6米及6米以上焦炉顶装炼焦,所得焦炭热性能>65%,M40%>85%。 | ||
搜索关键词: | 焦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混配焦煤的配用方法,所述混配焦煤的工业指标按照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 5751‑2009达到焦煤的相应指标范畴,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为标准差S>0.1,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混配焦煤进行单种煤成焦显微结构分析,根据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纤维结构、片状结构和同性结构进行分类配用:1.1)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60%,纤维结构、片状结构和同性结构比例之和≤5%记为混配焦煤1#;1.2)60%>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50%,纤维结构、片状结构和同性结构比例之和≤15%,与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60%,5%<纤维结构、片状结构和同性结构比例之和≤15%记为混配焦煤2#;1.3)纤维结构、片状结构和同性结构比例之和>15%记为混配焦煤3#;2)选择其他单种炼焦煤并控制质量如下:2.1)气煤满足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 5751‑2009即可;2.2)1/3焦煤在满足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 5751‑2009的情况下还需满足: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30%;2.3)肥煤在满足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 5751‑2009的情况下还需满足:挥发分<32%,最大流动度MF≥10000ddpm;2.4)焦煤在满足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 5751‑2009的情况下还需满足: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为标准差S<0.1,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55%;2.5)瘦煤在满足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 5751‑2009的情况下还需满足:G值>20;3)配用方法:3.1)当为混配焦煤1#时,各单种煤按重量百分比为:气煤:0~10%;肥煤:10~15%;混配焦煤1#:15~25%;焦煤:10~15%;1/3焦煤:20~35%;瘦煤:12~15%;其中混配焦煤1#与焦煤之和为30~35%;3.2)当为混配焦煤2#时,各单种煤按重量百分比为:气煤:0~10%;肥煤:10~15%;混配焦煤2#:10~20%;焦煤:15~25%;1/3焦煤:20~35%;瘦煤:10~15%;其中混配焦煤2#与焦煤之和为35~40%;3.3)当为混配焦煤3#时,各单种煤按重量百分比为:气煤:0~5%;肥煤:10~20%;混配焦煤3#:5~10%;焦煤:25~30%;1/3焦煤:20~35%;瘦煤:10~15%;其中混配焦煤3#与焦煤之和为35~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6045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冷极热高光模温机
- 下一篇:具有倒扣的汽车尾灯壳体用顶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