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箔腐蚀的前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1766.1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0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国;陈华昌;陈俊铭;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45 | 分类号: | H01G9/045;H01G9/055;C25F3/04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箔腐蚀的前处理工艺,通过对传统加工工艺和处理液配方的改变,解决碱液前处理槽因为氢氧化铝颗粒沉淀而产生的坑印,提高产品质量。本发明在碱液中添加葡萄糖酸钠作为络合剂能够络合游离的铝离子,防止氢氧根离子与铝离子形成结晶小颗粒,葡萄糖酸钠还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活化铝箔表面,提高铝箔的发孔点,提升比容的均匀性,采用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腐蚀箔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箔 腐蚀 处理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铝箔腐蚀的前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前处理液F配制:称取8‑80 g氢氧化钠,另称取0.2‑60 g葡萄糖酸钠,把称取的氢氧化钠溶于1.5‑1.8 L纯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后加入葡萄糖酸钠,再加纯水配制成2L溶液,搅拌均匀,F液配制完成;步骤(2):一级腐蚀发孔液A配制:量取54‑1087 ml浓硫酸, 43‑860 ml浓盐酸,另称取80.1‑267 g氯化铝,把浓硫酸与浓盐酸溶于0.5‑1.5 L纯水中,再把氯化铝溶解到溶液中,最后加纯水至2L,搅拌均匀,A液配制完成;步骤(3):二级腐蚀液B配制:量取28‑1107 ml浓硝酸,另称取85.2‑340.8 g硝酸铝,把量取的浓硝酸溶于0.5‑1.5 L纯水中,再把硝酸铝溶解到溶液中,最后加纯水至2L,搅拌均匀,B液配制完成;步骤(4):后处理液C配制:量取28‑1107 ml浓硝酸,把量取的浓硝酸溶于0.5‑1.5 L纯水中,最后加纯水至2L,搅拌均匀,C液配制完成;步骤(5):将步骤(1)配制的F液加热至30℃‑80℃,把铝箔浸入F液中5‑150 s,然后用纯水对箔面进行清洗,前处理的目的是除去铝箔表面的氧化膜,油污杂质,活化铝箔表面;步骤(6):将步骤(2)配制的A液加热至60℃‑80℃,把步骤(5)处理的铝箔浸入A液中20‑300 s,同时对铝箔加0.1 A/cm2‑0.9A/cm2电流,铝箔为阳极,时间结束后用纯水对箔面进行清洗,此步骤是在光箔表面发出适当密度的孔;步骤(7):将步骤(3)配制的B液加热至60℃‑80℃,把步骤(6)处理的铝箔浸入B液中20‑1200 s,同时对铝箔加0.1 A/cm2‑1A/cm2电流,铝箔为阳极,时间结束后用纯水对箔面进行清洗,此步骤是对光箔表面已发出的孔进行扩大深度与宽度;步骤(8):将步骤(4)配制的C液加热至30℃‑70℃,把步骤(7)处理的铝箔浸入C液中20‑300 s,然后用纯水对箔面进行清洗,此步骤是除去腐蚀箔表面的杂质离子,如Fe离子、Cu离子、Cl离子等;步骤(9):将步骤(8)中处理好的腐蚀箔进行烘干后腐蚀箔制作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6176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