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电流冲击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5937.8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4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涛宁;黄学军;蔡省洋;王娇;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雷电流冲击试验台,包括充电单元、储能单元、间隙开关单元、至少一个第一调波电阻、第二调波电阻、电感、非间隙型自适应Crowbar开关单元和待测物载台,所述充电单元连接到储能单元,串联的非间隙型自适应Crowbar开关单元、第二调波电阻与储能单元并联且位于电感与串联连接的间隙开关单元、第一调波电阻之间;所述非间隙型自适应Crowbar开关单元包括高压快速脉冲半导体组件和支撑架;所述连接板由钢板层和位于钢板层上下表面的铜导电层组成,一开路电阻跨接于电感另一端和待测物载台的低压端之间。本发明可应用于I类雷电波形,长波尾冲击电流波,以及直接雷电效应波形的A波、D波,提高电容利用效率,且不会形成峰值震荡,波形比较光滑。 | ||
搜索关键词: | 雷电 冲击 试验台 | ||
【主权项】:
1.一种雷电流冲击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单元(1)、储能单元(2)、间隙开关单元(3)、至少一个第一调波电阻(4)、第二调波电阻(5)、电感(6)、非间隙型自适应Crowbar开关单元(7)和待测物载台(8),所述充电单元(1)连接到储能单元(2),所述第一调波电阻(4)、间隙开关单元(3)和储能单元(2)串联形成第一支路,所述非间隙型自适应Crowbar开关单元(7)和第二调波电阻(5)串联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电感(6)和待测物载台(8)串联形成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并联;所述间隙开关单元(3)包括间隔排列的高压电容侧导电盘(9)、高压电感侧导电盘(10)和低压导电盘(11),此高压电容侧导电盘(9)、高压电感侧导电盘(10)和低压导电盘(11)之间通过绝缘支撑杆(12)定位连接,一电容侧放电球(13)安装于高压电容侧导电盘(9)上,一电感侧放电球(14)安装于高压电感侧导电盘(10)上,所述电容侧放电球(13)与电感侧放电球(14)相向设置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非间隙型自适应Crowbar开关单元(7)包括高压快速脉冲半导体组件(15)和支撑架(16),所述高压快速脉冲半导体组件(15)由第一二极管(151)、第二二极管(152)和连接板(153)组成,此第一二极管(151)、第二二极管(152)分别安装于连接板(153)上、下侧且与连接板(153)电连接的第一二极管(151)、第二二极管(152)各自一端的极性相反,所述连接板(153)位于第一二极管(151)、第二二极管(152)上、下侧的中部固定有一换向转轴(17),此换向转轴(17)两端均通过轴承座(18)安装于支撑架(16)上;所述第一二极管(151)、第二二极管(152)中一个二极管另一端连接到第二调波电阻(5)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151)、第二二极管(152)中另一个二极管另一端连接到待测物载台(8)的低压端和间隙开关单元(3)的低压导电盘(11);所述间隙开关单元(3)的高压电感侧导电盘(10)连接到电感(6)一端和第二调波电阻(5)另一端,所述间隙开关单元(3)的低压导电盘(11)连接到待测物载台(8)的低压端,所述电感(6)另一端作为用于连接待测物载台(8)的高压端的高压输出端;所述连接板(153)由钢板层(19)和位于钢板层(19)上下表面的铜导电层组成,一开路电阻(20)跨接于电感(6)另一端和待测物载台(8)的低压端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6593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显示屏箱体喷涂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峰孔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