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西服袖对条对格的制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2127.5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潘超宇;樊乐;王振宇;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培罗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3/08 | 分类号: | A41H3/08;A41D27/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1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西服袖对条对格的制板方法,利用胸围、前胸宽与前肩突宽的比例、袖窿弧线总长等参数来控制袖山点的后移,增设横贯袖窿的背高线及其延长线、袖长上平线、袖山深辅助线等多组水平方向的辅助线,通过袖山、袖谷弧线水平线产生的交点作横向移动来调节容袖量,通过袖口前偏袖点前移的方法增加袖缝的丝绺斜度,减少了拔袖难度,降低了操作难度,提升了对格效果,使袖型内曲更自然符合人体构造,提升了袖型的整体美观。 | ||
搜索关键词: | 西服 方法 | ||
【主权项】:
西服袖对条对格的制板方法,其特征在于:袖子与衣身对条对格的制板过程包括如下步骤:(1)在衣身前片、侧片、后片上确定胸围线、前胸宽垂线、后背宽垂线、后袖窿高等分线,前胸宽垂线和后背宽垂线是与前后袖窿弧线相切的竖直线,后袖窿高等分线为过后袖窿深中点的水平线,并测量确定袖窿弧线总长;(2)依据前片、侧片、后片确定背高线:袖窿开深为后片上后领中点至胸围线的直线,过袖窿开深的中点作水平线,该水平线为背高线,背高线与后片袖窿弧线相交,交点记作O,背高线延长线与前片袖窿弧线相交,交点记作Y;(3)在胸围线上方确定袖长上平线,袖长上平线距离胸围线的距离为袖山深,袖山深为前袖窿深的0.8~0.9,在袖山深下部的1/4处作水平线,交前袖窿弧线于点Z,在后袖窿深下部的1/4处作水平线,交后袖窿弧线于点E;(4)在胸围线上方作水平的袖山深辅助线,袖山深辅助线距离胸围线0.7cm,袖山深辅助线与前胸宽垂线相交,交点记作Q3;(5)配置袖子后缝线:在袖长上平线上选取点U,使线段UQ3长度是袖窿弧线总长的1/2,过点U作竖直线,该竖直线为后缝线,后缝线与背高线交于点O’,点U到前胸宽垂线的距离为袖肥;(6)在袖长上平线上确定袖山点S’,袖山点距前胸宽垂线的距离为U点到前胸宽垂线距离的1/2至3/5;(7)在前胸宽垂线的前侧作竖直线为大袖前缝线,在前胸宽垂线的后侧作与大袖前缝线对称的小袖前缝线,小袖前缝线与袖窿弧线相交,交点记作C, 过C点作水平线交大袖前缝线与C’点;(8)绘制大袖袖山弧线:过点C’、Z、S’、O’作平滑弧线,弧线与背高线相交,交点记作Y’,并延长弧线与后袖窿高等分线交于W点,袖山弧线上的Z点也记作Z’;(9)绘制小袖袖谷弧线:在C点上方0.2cm~0.3cm处选取C1点,从C1点过E’点作平滑弧线,与后袖窿高等分线相交,交点记作W1,E’点在E点所在水平线,E’E的距离根据吃势量调整;W1与W分别在后缝线两侧,W1点距后缝线的距离大于W点距后缝线的距离;(10)依据袖长绘制大小袖前弯缝,大小袖前弯缝下段向前偏移袖肥的1/10,再相应绘制大小袖后弯缝、袖口底边线;(11)依据绘制的大袖袖山弧线、小袖袖谷弧线、大小袖前弯缝、大小袖后弯缝、袖口底边线,完成袖子制板;(12)袖子与袖窿对条对格时,Y点与Y’点对合,前肩端点、后肩端点与袖山点S’对合,O点与O’点对合,E点与E’点对合,Z点与Z’对合,大小袖前弯缝对合,大小袖后弯缝对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培罗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培罗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7212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