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栅双槽集温集雾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3426.0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0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红斯玛环保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47/00;F28B9/0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李兴洲,钱成岑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栅双槽集温集雾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从左到右通过隔板依次分隔成冷凝介质回收室、冷凝液回收室、冷凝收集室和冷凝介质分配室,冷凝收集室底部为雾状混合物入口,顶部为尾气排放口,冷凝收集室内设置若干向左下方向倾斜的栅槽管,每根栅槽管顶部内凹形成纵向的冷凝液收集槽;栅槽管左端进入冷凝介质回收室,右端进入冷凝介质分配室,且栅槽管在冷凝介质回收室和冷凝介质分配室中的部分均无冷凝液收集槽,冷凝介质回收室侧壁上设置冷凝介质出口,冷凝介质分配室的侧壁上设置冷凝介质入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特别设计的栅槽管在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对雾状混合物中的液粒进行充分的捕获收集,而不会再出现大量雾状混合物排放到外部环境中的情况,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栅双槽集温集雾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栅双槽集温集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从左到右通过隔板一(2)、隔板二(3)、隔板三(7)分隔成四个腔室,分别为冷凝介质回收室、冷凝液回收室、冷凝收集室和冷凝介质分配室,所述冷凝收集室底部为雾状混合物入口(11),冷凝收集室顶部为尾气排放口(10),冷凝收集室内在左右方向平行设置若干向左下方向倾斜的栅槽管(6),每根所述栅槽管(6)顶部内凹形成纵向的冷凝液收集槽(62),所述栅槽管(6)左端穿过隔板二(3)、隔板一(2)后进入冷凝介质回收室,右端穿过隔板三(7)进入冷凝介质分配室,且栅槽管(6)在冷凝介质回收室和冷凝介质分配室中的部分均无冷凝液收集槽(62),所述冷凝介质回收室侧壁上设置冷凝介质出口(1),所述冷凝介质分配室的侧壁上设置冷凝介质入口(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红斯玛环保应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乐山市红斯玛环保应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7342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圆辊过滤机
- 下一篇:一种零废气排放的在线印刷溶剂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