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83128.X 申请日: 2015-09-15
公开(公告)号: CN105103915A 公开(公告)日: 2015-12-02
发明(设计)人: 王红丽;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方彦杰;马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C1/06
代理公司: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代理人: 王震秀
地址: 73000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施肥、整地,2)土壤消毒,3)基肥及追肥,4)起垄,5)覆膜及管理,6)品种选择及质量,7)种子包衣,8)播种,9)田间管理,10)病虫害防治,11)适时收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播前整地覆膜改为秋季整地覆膜,对于旱作农业区而言,最大限度减少休闲期土壤水分散失,提高玉米播期土壤底墒,利于玉米出苗和前期生长;将传统地膜平铺、均行种植改为垄沟宽窄行种植,增强通风透光,为玉米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利用边际效应,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旱作条件下,较半膜覆盖玉米增产30%以上,较裸地平作增产45%以上。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旱地 全膜双 垄沟 玉米 栽培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施肥、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5000 kg与硫酸锌2~3 kg的混合物,均匀撒在地表,用旋耕机旋耕入土,耕深为25~30 cm,耕后及时耕耱,平整地表;2)土壤消毒: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整地起垄时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0.5 kg加细沙土30kg,拌成毒土撒施,或兑水50 kg喷施,每喷完一带覆盖地膜后再喷一带,以提高药效;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整地起垄后用50%乙草胺乳油100 g兑水50 kg全地面喷雾;3)基肥及追肥:基肥为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3000 kg与硫酸锌2~3 kg的混合物,起垄前整地时均匀撒在地表,旋耕入土;追肥为每亩施尿素25~35 kg,过磷酸钙30~35 kg,硫酸钾15~20 kg,混合后均匀撒在小垄的垄带内;4)起垄:按作物种植走向、缓坡地沿等高线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起垄覆膜机或小型施肥起垄机开沟起垄覆膜,大垄宽70 cm、高10 cm,小垄宽40 cm、高15 cm,每带对应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垄面,垄沟宽窄均匀,高低一致,起垄覆膜连续作业,防止土壤风干散失水分;5)覆膜及管理:在秋季的10月下旬到土壤封冻前覆盖厚度0.01 mm,宽120cm的地膜,沿垄边线开深5 cm的浅沟,地膜展开后,靠边线的一边在浅沟内,用土压实,另一边在大垄中间,沿地膜每隔1m用铁锨从膜边下取土原地固定,并每隔5~6m横压土腰带,两幅地膜接口于宽垄;覆盖地膜一周后,地膜与地面贴紧时,在垄沟内每隔50 cm处打一直径3 mm的渗水孔以便降水入渗;6)品种选择及质量:选择优良杂交种金穗3号或先玉335的中熟品种,种子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种子标准二级以上;7)种子包衣:播种前选用农药进行二次种子包衣,使用含7%克百威的种衣剂进行包衣,用于防治玉米异常苗;选用含有戊锉醇成份的农药包衣,用于防治玉米丝黑穗病;8)播种:在4月20日,用玉米点播器将种子破膜穴播在垄沟内,每穴下籽1~2粒,播深3~5cm,亩保苗4000株,点播后随即按压播种孔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浅覆土,重镇压,用细砂土、牲畜圈粪或草木灰封严播种孔,防止播种孔大量散墒和遇雨板结影响出苗;9)田间管理:A、苗期管理:a、破土引苗:出苗前用手将苗引出膜孔;b、查种查芽:播种10d后每隔5 d进行一次查种查芽,及时补种移栽,在缺苗处补苗后浇少量水,然后用细湿土封住孔眼;c、间苗定苗:出苗后2~3片叶时,除去病、弱、杂苗;幼苗达到4~5片叶时定苗,每穴留苗1株,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壮苗;d、拔除分蘖:定苗后至拔节期间,及时将分蘖彻底从基部掰掉或割除;B、从拔节至抽雄的中期管理:每亩追施尿素10 kg、磷酸二铵10 kg,用玉米点播器或追肥枪从两株距间打孔深施;C、从抽雄至成熟的后期管理:当雄穗抽出1/3长时,每隔一行或两行去一行雄穗,植株出现缺肥症状时,及时追施增粒肥,每亩追施尿素5 kg;10)病虫害防治:针对花白苗:5月中下旬的6叶期前发现病株,用0.3%的硫酸锌溶液喷洒1~2 次;针对粘虫: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用氰戊菊酯类乳油2000~3000倍液选择晴天无风时喷雾防治,或用50%敌敌畏乳油1000 倍液喷雾防治,把粘虫消灭在三龄之前;针对玉米螟:每亩用0.5 kg菌粉与5~7.5 kg细沙或细土混拌均匀,撒于玉米心叶中,每株用量为1 g;或每亩用20%杀灭菊脂乳油8~10 ml或25%快杀灵乳油50~100 g拌直径2 mm的水洗沙15 kg灌心;针对玉米瘤黑粉病:选用抗病品种和杂交包衣种子;与非禾谷作物轮作2~3年;发病初期在菌瘤未变色之前及时将菌瘤切除,收获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季深翻土壤,减少初侵来源;针对玉米穗腐病:选用抗病品种和包衣种子;及时剥掉苞叶,防雨淋湿受潮;折断病果穗霉烂顶端,防止穗腐病再扩展;对玉米秸秆、穗轴、根茬及时采取青饲、氨化、沤肥、焚烧的办法彻底处理;每亩用直径2 mm的水洗沙15 kg、20%的氰戊菊酯8~10 ml和50%多菌灵WP 50g混合搅拌制成的颗粒剂,灌入玉米心叶;针对地下害虫:结合播种前整地,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15%毒死蜱300~500 ml加细干土或水洗砂15kg制成毒土,均匀的撒施到地面并及时耕地或耙地;虫害严重的地块用50%辛硫磷乳油或15%毒死蜱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11)适时收获:当玉米包叶变黄、叶色变淡、籽粒变硬有光泽,而茎杆仍呈青绿色、水分含量在70%以上时进行收获,果穗收后搭架或入囤晾晒,防止淋雨受潮导致籽粒霉变,待充分干燥至水分含量降到13%以下后脱粒贮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8312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