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茵陈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4752.1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6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科技学院;李春雷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作茵陈茶的加工方法,属于制茶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将采摘的新鲜茵陈,经过清洗、摊放、杀青、回潮、揉捻、初干、干燥、提香等步骤制作成茵陈茶,该发明的产品茵陈茶具有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浓香持久,滋味鲜甜,改善了茵陈本身具有的苦、辛、青草气等令人不愉悦的口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款口感愉悦的新的茶产品,提高了茵陈的经济利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茵陈 加工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茵陈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原料:将春季的茵陈连根一起拔出,去除病虫害叶子、不新鲜的老叶子及夹杂的枯草等异物;(2)清洗:将采摘的新鲜茵陈在清水下反复清洗3‑5次,直至将茵陈根部及根基部的土清洗干净;(3)鲜叶摊放:将步骤(2)中的干净茵陈均匀摊放于室内竹帘上,摊放厚度5‑8厘米,中间翻动两次,时间6‑10小时,最终使得茵陈含水量65‑75%;(4)杀青:将摊放后的鲜叶杀青,温度为180‑200℃,时间为4‑6分钟,控制本步骤中茵陈含水量为40‑50%;(5)一次回潮:将取出的茵陈及时摊凉,摊厚4‑7厘米,待温度回到室温后回潮1小时,去掉焦糊叶,并使得上部变得较柔软;(6)揉捻:手工揉捻,以轻揉为主,揉捻时间20‑30分钟;(7)初干:将上述得到的茵陈放入烘干机中初烘,初烘温度为110‑130℃,时间40‑60分钟;(8)二次回潮:初干后的茵陈摊放至温度达到室温后回潮,回潮时间1小时;(9)足干:将步骤(8)后得到的茵陈放入烘干机中足干,足干温度为90‑110℃,足干时间为1.5‑3小时,控制本步骤中茵陈含水量小于6%;(10)提香:足干后的茵陈放入烘干机中提香,温度为130‑150℃,提香时间10‑20分钟;(11)包装:将步骤(10)的茵陈检验,包装,即为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科技学院;李春雷,未经潍坊科技学院;李春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8475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