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入遗传算法的最大类间距离法肺部恶性肿瘤MRI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95141.7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4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汤旭翔;傅均;陈赛;陈柳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N3/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入遗传算法的最大类间距离法肺部恶性肿瘤MRI识别方法。它主要是增加了一个非线性遗传阵列优化模型,将已经分割好的图像经过非线性遗传阵列优化模型优化,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分割图像准确度较高,进而使得肺部肿瘤的识别准确度更高。 | ||
搜索关键词: | 引入 遗传 算法 大类 间距 肺部 恶性肿瘤 mri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引入遗传算法的最大类间距离法肺部恶性肿瘤MRI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已知肺部MRI图像的标准信噪比数据合集;(2)、获取待分割的肺部MRI图像,并且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3)、计算步骤(2)得到的灰度图像的灰度直方图;(4)、对步骤(2)中得到的灰度图像的灰度值进行编码,随机产生M个初始种群;(5)、计算步骤(4)得到的种群中每一个个体的适应度;(6)、对步骤(4)得到的种群进行遗传操作得到新种群,遗传操作包括选择操作、交叉操作以及变异操作;(7)、判断新种群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满足,则结束,得到分割阈值,并且跳转到下一步;若不满足,则跳转到步骤(5);(8)、根据步骤(7)得到的分割阈值处理步骤(2)得到的待分割的肺部灰度图像,然后得到分割图像;(9)、将步骤(8)得到的分割图像以3*3邻域的模式,分块依次输入到非线性遗传阵列优化模型,得到输出信噪比数据合集,其中所述的非线性遗传阵列优化模型如下: 式中,A为信号幅度;s为布朗粒子运动坐标;t为布朗粒子运动时间;γ为偏振初始值;A×f(t,γ)为非周期性输入信号函数;img(t)为3*3邻域输入图像;m、n为双稳态势垒实参数;α为噪声强度;ξ(t)为均值为0的高斯白噪声;(10)、将步骤(9)得到的输出信噪比数据合集与步骤(1)得到的标准信噪比数据合集相比,若相似度≥90%,在判断优化成功;若相似度<90%,则判断优化不成功,返回步骤(2)继续进行分割与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9514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