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皮石斛地栽的规范化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6120.0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文;徐祥增;朱明旺;赵明;杨生超;海梅荣;李立雷;张广辉;俞清江;吴人才;张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2/63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地栽的规范化栽培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产品品质高的铁皮石斛地栽的规范化栽培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植地;(2)整地;(3)建棚;(4)基质的处理;(5)基质的铺设;(6)移栽;(7)田间管理以及(8)采收。本发明既适于平原地区和缓坡地带推广栽培,又适合于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山区、丘陵地带推广栽培。该栽培方法受地势的影响较小,适应性强,适合铁皮石斛人工规范化和规模化栽培的推广,生产出的铁皮石斛既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又能为市场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产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皮 石斛 规范化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铁皮石斛地栽的规范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种植地选择年平均气温大于16℃,年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大于17%,年平均降雨量大于1000mm的地区内比较潮湿的场地作为铁皮石斛的种植地;(2)整地a、翻耕:选择在晴天用机耕翻犁,翻犁出的土垡经阳光充分暴晒,杀灭部分杂草、病原菌、地下害虫及其虫卵,至土垡干燥易破碎为止;所述的翻耕选在每年10月~翌年6月进行,翻耕深度为15~30cm;晒垡时间为5~7天;b、理墒作畦:沿当地主风向的平行方向开墒,按宽6m开墒,墒面宽5.4m,墒高根据地形坡度的大小为20~25cm;墒面长度根据地形酌定,墒面长度百米左右开设腰沟,作为主行道及主排水沟;墒间留有墒沟,作为次排水沟;所述的腰沟宽1m左右、深40~50cm,墒沟上宽60cm左右、下宽20cm左右;(3)建棚铁皮石斛种植棚的走向平行于当地主风向,棚顶覆盖一层塑料大棚膜,外面再加盖至少一层黑色尼龙遮阳网,调节棚内透光率为20~30%;(4)基质的处理采用新松树皮配以石块作为基质的主要原料,具体处理如下:a、新松树皮的处理把新收购来的松树皮粉碎成2~3cm大小的碎块,将粉碎后的松树皮与适量营养液或适量经充分腐熟后的农家肥混合,加适量水搅拌均匀,密封堆沤发酵三个月以上,每月翻动一次以便发酵均匀;b、石块的处理将石块粉碎为直径3~5cm大小的碎石,筛去碎末待用;(5)基质的铺设整地之后平整墒面,墒面铺设一层无纺布;无纺布上方铺设粉碎好的碎石并摊平,厚度为10~15cm;将堆制腐熟后的破碎松树皮均匀铺在碎石上方,厚度为5~10cm;(6)移栽铁皮石斛组培苗经炼苗后,移栽到破碎松树皮层上,肉质根完全种在基质下方;移栽的丛距为15cm×15cm,每丛用苗量为6~9株,种植深度为2~3cm;(7)田间管理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铁皮石斛的长势,加强田间的灌溉排水、施肥、打药、除草;(8)采收从铁皮石斛移栽后第3年开始采收,采收时实行采老枝、留新芽,在铁皮石斛枝条茎基部往上3cm~5cm处剪断,以利于萌发新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0612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合弯豆芽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