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辅助数据的距离扩展目标极化自适应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08085.6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4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许述文;薛健;水鹏朗;蒲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292 | 分类号: | G01S7/292;G01S13/02;G01S13/04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雷达体制下的无辅助数据的距离扩展目标极化自适应检测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在无辅助数据下出现检测性能严重损失的问题。其实现步骤包括:(1)利用二元假设描述雷达目标检测,并根据自回归AR模型构建各极化通道的杂波信号;(2)根据自回归AR模型表示的杂波信号,得到有目标情况下检测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3)根据概率密度函数估计未知参数(4)利用Wald检验方法和未知参数的估计值,得到无辅助数据的距离扩展目标极化自适应检测器;(5)利用蒙特卡洛实验确定检测器的检测门限γ;(6)将雷达回波数据带入检测器中得到检测结果。本发明在无辅助数据的情况下,可提高对宽带雷达目标的检测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数据 距离 扩展 目标 极化 自适应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无辅助数据的距离扩展目标极化自适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二元假设描述雷达目标检测问题;![]()
其中,H0表示无雷达目标存在;H1表示有雷达目标存在;z为待检测信号,表示为
zk,HH表示相同水平极化HH通道第k个距离单元的回波数据,表示为zk,HH=[zk,HH(0),...,zk,HH(N‑1)]T,zk,HV表示交叉极化HV通道第k个距离单元的回波数据,表示为zk,HV=[zk,HV(0),...,zk,HV(N‑1)]T,zk,VV表示相同垂直极化VV通道第k个距离单元的回波数据,表示为zk,VV=[zk,VV(0),...,zk,VV(N‑1)]T,N表示雷达发射脉冲数;M表示雷达目标分布的距离单元数;ck为杂波信号;s为已知的3N×3维导向矢量![]()
其中p′为各个极化通道的导向矢量,表示为p′=[1,,...,ej2πfd((L‑1)),...,ej2πfd(N‑1)]T,L的范围为1≤L≤N,fd为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复矢量
为未知的确定参数,反映目标和通道的极化特性,αk,HH表示相同水平极化HH通道的参数,αk,HV表示交叉极化HV通道的参数,αk,VV表示相同垂直极化VV通道的参数;(·)T表示转置操作。(2)根据自回归AR模型构建各个极化通道的杂波信号:![]()
其中:F为已知的自回归AR模型的阶数,A=[A(1),...,A(B),...,A(F)]表示未知的自回归AR系数矩阵,B的范围为1≤B≤F,εk,i是i极化通道第k个距离单元的均值为零、方差为
的复白高斯噪声,ck,i(t)表示i极化通道第k个距离单元第t个脉冲的杂波数据;(3)利用Wald检验方法,得到无辅助数据的距离扩展目标极化自适应检测器。(4)利用蒙特卡洛实验确定检测器的检测门限γ:(5)将雷达回波数据带入到检测器中得到检测统计量G,比较检测统计量G与检测门限γ的大小,如果G≥γ,则判定目标存在;反之,则判定目标不存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0808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环保FRP玻璃钢板材连续成型设备
- 下一篇:水壶焊接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