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过滤式油水混合物分离的隔油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3150.4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3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艳;朱水平;殷甜甜;李辈辈;陈枭;张新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过滤式油水混合物分离的隔油池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壳、回流挡板、油水分离膜、油水分离膜托网、漏斗式箱底壳、折流挡板,油水分离膜所在区域为过滤区,过滤区上部为浮油区,过滤区下部为缓冲沉降区,出油口处设有回流挡板,设有可上下调节的与油水分离膜托网间隔放置的油水分离膜组,折流挡板两侧分别为油水混合物进料口和排水口,漏斗式箱底壳底部为排污口。折流挡板所在区域为油‑水‑固体颗粒缓冲沉降区,在进水口设有总阀门,泥沙缓冲沉降区下设置的排污口有排泥阀,排泥管依次与排污口相连。本发明通过调节油水分离膜的位置,适用于不同浓度油脂污水分离,能够实现高效分离油、水和泥沙,便于废水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过滤 油水 混合物 分离 隔油池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可调过滤式油水混合物分离的隔油池装置,包括竖直的直筒型的油水分离箱壳(17)、油水分离箱内设置的油水分离膜(8)、污水进口(12)、排水口(5)、排油口(11)、沉降物排放口,在油水分离箱内,所述油水分离膜(8)所在的区域为过滤区(B),过滤区(B)的上部为浮油区(C),过滤区(B)的下部为缓冲沉降区(A),所述污水进口(12)的管道与设有总阀(15)的污水输送管(1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膜(8)根据污水中油水的比例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对浮油区(C)的空间大小进行调节,所述油水分离膜(8)通过油水分离膜托网(16)支撑安装形成油水分离膜组,所述油水分离膜托网(16)的外缘固定安装在膜固定块(18)上,在油水分离箱壳(17)内壁上设有竖直延伸的膜固定块凹槽(19),所述膜固定块(18)能在所述膜固定块凹槽(19)中进行升降滑移,从而使所述油水分离膜(8)在油水分离箱内进行升降位置调节,对应所述膜固定块凹槽(19)上下极限位置,分别在油水分离箱壳(17)内壁上设置上部限位点(9)和下部限位点(7),使所述膜固定块(18)在上部限位点(9)和所述下部限位点(7)之间的所述膜固定块凹槽(19)滑动行程内进行滑移,所述油水分离箱壳(17)的底部收缩形成倒锥形的漏斗式箱底壳(6),使油水分离箱底部成为油水分离池的缓冲沉降区(A),所述污水进口(12)和所述排水口(5)皆设置在漏斗式箱底壳(6)上,所述污水进口(12)的管道的直径比所述污水输送管(13)的直径大,待处理的含油废水通过所述污水进口(12)进入所述缓冲沉降区(A),经过处理后的水通过所述排水口(5)排出进行收集或后续处理,所述漏斗式箱底壳(6)的底部形成所述沉降物排放口,在所述缓冲沉降区(A)内,在所述污水进口(12)和所述排水口(5)之间还设有一系列折流挡板(14),所述沉降物排放口由小口径排泥管(4)和大口径排泥管(2)连接组成,所述小口径排泥管(4)的顶端与漏斗式箱底壳(6)的底部出口连通,通过第一排泥阀(3)控制小口径排泥管(4)的开闭,通过第二排泥阀(1)控制大口径排泥管(2)的开闭,处理后的沉降物最终通过大口径排泥管(2)进行收集或后续处理,所述油水分离箱壳(17)内腔中的上部设有回流挡板(10),回流挡板(10)形成溢流坝,经过油水分离的废油越过回流挡板(10)顶端后,通过设置于油水分离箱壳(17)上部的排油口(11)排出后进行收集和后续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1315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