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3897.X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3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凤;万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使用携带聚胸腺嘧啶单链DNA为模板的铜纳米粒子发光作用,利用G‑四连体和铜纳米粒子之间产生光诱导电子转移使铜纳米粒子的发光产生猝灭的现象,制备出基于携带胸腺嘧啶DNA为模板的铜纳米粒子与光诱导电子转移体系构建荧光传感器,利用目标(HBV基因)和探针结合形成结构紧凑的体系拉远G‑四连体和铜纳米粒子之间距离的原理,实现了对HBV基因灵敏性、特异性的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生物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2μL的ssDNA溶液加入160μL的10mM MOPS(3‑(N‑吗啉基)丙磺酸) PH=7.6的缓冲溶液中,然后加入2μL HBV基因溶液,5min后,加入1μL的hemin溶液和 10μL的KCl溶液,培养,得到混合溶液;(2)、在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和抗坏血酸钠溶液,培养10分钟,利用ssDNA上的探针和HBV基因碱基互补配对,阻碍ssDNA头尾设计成的一半序列的G‑四连体之间的形成完整的G‑四连体,从而不能产生光诱导电子转移作用的原理,制备得到“关闭”的荧光生物传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1389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