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基多孔柔性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5891.6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6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宋宏涛;曾凡松;傅依备;黄玮;李宗军;李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4;C08K13/04;C08K3/04;C08K7/06;C08K5/09;C08K3/34;C08K3/36;C08K5/103;C08K5/3492;C08K3/24;B29C35/08;B29C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621999***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基多孔柔性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先将1份碳基吸波剂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碳基吸波剂与0.2~0.4份增熔剂、40~100份硅橡胶、10~30份增强剂、0~5份辐射敏化剂、0~3份阻燃剂混炼成型,将混炼成型的胶料置于模具中,在100~150kg.cm‑2下进行压延,制成厚度为0.5~5毫米的薄片,然后将含模具的薄片塑封后,置于γ射线辐照场或电子束加速器中,使其总吸收剂量保持30~100kGy进行辐射交联,拆除塑封及模具后,裁去边缘后即得碳基多孔柔性复合吸波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化学过程控制或专业辅助设备,仅需双棍开炼机等简单的设备,成本较低;制备的材料柔韧性和吸波性能优异,并且制备过程控制简捷、重复性好、节能环保。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多 柔性 复合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碳基多孔柔性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硬脂酸加入乙醇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的处理液,将1g重量比1:2的石墨烯与富勒烯加入到40g处理液中,以300r·min‑1的速度搅拌3小时后,抽滤至干,将得到的固体在70℃下干燥8小时,得到处理后的碳基吸波剂;步骤二、将处理后的石墨烯与富勒烯与60g液体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在双辊 开炼机上常温下进行填充,混料过程中加入15g重量比为1:1:1的纳米氧化锌、高岭土和稻壳超细微粉,混炼15分钟;混炼完成后静储24小时,然后再次返炼15分钟,将返炼完成的胶料置于模具中,在100kg· cm‑2的压力下进行压延,制备成厚度为0.5毫米的薄片;步骤三、将含模具的薄片塑封后,置于电子束加速器中,使其总吸收剂量保持75kGy一次性完成辐射交联,拆除塑封及模具后,裁去边缘后即得碳基多孔柔性复合吸波材料;其中,所述稻壳超细微粉的粒径小于100微米;所述步骤二中的模具的结构为:包括成型主模具,其为一中空上部敞口模框,通过上部敞口向所述成型主模具内注入待成孔的熔体材料或黏流态材料;所述成型主模具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孔;成孔附模具,其通过滑竿滑动连接在所述成型主模具的设置有多个孔的侧面;所述成孔附模具上设置有多个硬质针状直棒,所述多个硬质针状直棒与所述成型主模具侧面的多个孔一一准直对应;夹层型隔板,其设置在所述成型主模具的模框内;所述夹层型隔板包括多孔内层板和分离式无孔隔板,所述多孔内层板上设置有多个孔,其与所述成型主模具侧面的多个孔一一准直对应;所述分离式无孔隔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多孔内层板与所述成型主模具的设置有多个孔的侧面之间;其中所述成孔附模具外侧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与所述滑竿连接并通过旋钮的旋拧将所述多个硬质针状直棒通过所述成型主模具侧面的多个孔和所述多孔内层板刺入所述成型主模具的模框内;所述滑竿有四根,其分别均匀固定在所述成型主模具的设置有多个孔的侧面的中部和下部;所述旋钮有两个,其与设置在所述成型主模具上的中部的两个滑竿连接;所述连接有旋钮的两个滑竿上设置有刻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西南科技大学,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1589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