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燃料预混旋流燃烧的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5987.2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4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汉;陈云鹤;杨海涛;张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维汉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3 | 代理人: | 严艳丽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多燃料预混旋流燃烧的燃烧装置,有效完成气流的分级均匀混合、预混气流流场的合理分布,以及烟气流场的均匀分布,燃烧装置筒体封闭端的煤气进气管内有煤粉或油汽进口管,燃烧装置筒体和煤气进气管之间构成空气旋流环道,煤气进气管内端构成煤气出口,煤气出口处有圆锥形的钝体,空气进气管设在燃烧装置筒体侧壁上连通空气旋流环道,空气旋流环道与设在燃烧装置筒体开口端内的预混燃烧通道连通,空气旋流环道与煤气出口间形成空气出口,煤粉或油汽进口管内有富氧空气进口管,本发明有效实现工业炉窑燃烧装置的快速而均匀的混合与富氧助燃的高温预热燃烧,有效提高了燃烧强度与燃烧的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预混旋流 燃烧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多燃料预混旋流燃烧的燃烧装置,包括燃烧装置筒体(1)、煤气进气管(2)、煤气出口(3)、钝体(4)、钝体支撑板(4a)、空气进气管(5)、空气旋流环道(6)、空气出口(7)、预混燃烧通道(8),煤粉或油汽进口管(9)、第一支撑导流板(9a)、富氧空气进口管(10)和第二支撑导流板(10a),其特征在于,燃烧装置筒体(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结构,燃烧装置筒体(1)封闭端的中心位置同轴设置有煤气进气管(2),煤气进气管内部同轴设置有煤粉或油汽进口管(9),煤气进气管的内端呈收缩状,且伸进燃烧装置筒体内,燃烧装置筒体和煤气进气管之间的空间构成空气旋流环道(6),收缩状的煤气进气管的内端构成煤气出口(3),煤气出口处同心设置有圆锥形的钝体(4),钝体的锥形顶朝向煤气进气管的进口方向,空气进气管(5)切向设置在燃烧装置筒体(1)的侧壁上并连通空气旋流环道(6),空气旋流环道(6)与设置在燃烧装置筒体(1)开口端内的预混燃烧通道(8)连通,空气旋流环道(6)和预混燃烧通道(8)连通处在空气旋流环道(6)与煤气出口(3)外周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空气出口(7),煤粉或油汽进口管(9)的外端水平伸出煤气进口管(2)的外端,煤粉或油汽进口管(9)的内端为出口,和钝体的锥形顶之间有间隙,煤粉或油汽进口管(9)的内部同心设置有富氧空气(或纯氧)进口管(10),富氧空气(或纯氧)进口管的外端伸出煤粉或油汽进口管,内端置于煤粉或油汽进口管内、不超过煤粉或油汽进口管(9)的出口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维汉,未经陈维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1598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力压力兼用低位输血器
- 下一篇:海带烫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