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DCMBuckPFC变换器PF值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4864.5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6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峰;姚凯;李辉;王祎;王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1/42 | 分类号: | H02M1/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DCM Buck PFC变换器PF值的控制装置,包括主功率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功率电路包括输入电压源vin、EMI滤波器、二极管整流电路RB、Buck电感Lb、开关管Qb、二极管Db、输出电容Co、负载RLd,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输出电压反馈控制电路、输入电压前馈电路、第二乘法器、锯齿波比较及开关管驱动电路,通过引入输入电压前馈和输出电压反馈,使得变换器的占空比在一个工频周期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使PF值在整个90V~264V AC输入电压范围内提高至接近于1。本发明具有输出电压纹波小、开关管导通损耗小、所需二极管应力减小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dcm buck pfc 变换器 pf 控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DCM Buck PFC变换器PF值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功率电路(1)和控制电路,所述主功率电路(1)包括输入电压源vin、EMI滤波器、二极管整流电路RB、Buck电感Lb、开关管Qb、二极管Db、输出电容Co、负载RLd,其中输入电压源vin与EMI滤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EMI滤波器的输出端口与整流桥RB的输入端口连接,整流桥RB的输出负极为参考电位零点,整流桥RB的输出正极与开关管Qb的漏极连接,开关管Qb的源极同时与二极管Db的负极和Buck电感Lb的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b的正极分别与整流桥RB的输出负极、输出电容Co的负极和负载RLd的一端连接,Buck电感Lb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电容Co的正极和负载RLd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电容Co的负极和负载RLd连接的一端为参考电位零点;所述控制电路采用变化规律为的占空比的输出信号驱动开关管Qb,其中,D0=2πLbfsPoVm∫θ0π-θ0sin(ωt)·(Vm|sin(ωt)|-Vo)(1-M|sin(ωt)|)2dωt]]>M=1.2969Vm/Vo+0.3156]]>其中,Vo为主功率电路(1)的输出电压,Vm为主功率电路(1)的输入电压峰值,ω为输入交流电压的角频率,ω=2πfline,fline为输入交流电压频率,t为时间,Po为输出功率,Lb为Buck电感值,fs为开关频率,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输出电压反馈控制电路(2)、输入电压前馈电路(3)、第二乘法器(5)、锯齿波比较及开关管驱动电路(6),所述输出电压反馈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H与主功率电路(1)的输出电压Vo连接,输出电压反馈控制电路(2)的输出端J与第二乘法器(5)的第二输入端vy相连;输入电压前馈电路(3)的第一信号输入端A与主功率电路(1)的二极管整流电路RB整流后的电压vg连接,输入电压前馈电路(3)的第二信号输入端E与主功率电路(1)的输出电压Vo连接,输入电压前馈电路(3)的第一信号输出端I与第二乘法器(5)的第一输入端vx连接,输入电压前馈电路(3)的第二信号输出端F与第二乘法器(5)的第三输入端vz连接,第二乘法器(5)的输出端与锯齿波比较及开关管驱动电路(6)的输入端连接,锯齿波比较及开关管驱动电路(6)的输出端的信号为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该输出信号与主功率电路(1)中的开关管Qb的门极相连而驱动开关管Qb工作;所述输入电压前馈电路(3)包括分压电路、第一射极跟随器IC1、第二射极跟随器IC3、峰值采样电路IC2、减法电路IC4、加法电路IC5和第一乘法器(4);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射极跟随器IC1包括第一放大器A1,第一射极跟随器IC1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即为输入电压前馈电路(3)的第一信号输入端A,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为参考电位零点,第一射极跟随器IC1的输出端分别与峰值采样电路IC2的输入端C、第一乘法器(4)的第一输入端vA连接;峰值采样电路IC2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其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为峰值采样电路IC2的输入端C,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射极跟随器IC3的同相输入端B连接,第四电阻R4与第一电容C1并联后一端接第二射极跟随器IC3的同相输入端B、另一端与参考电位零点相连;第二射极跟随器IC3包括第二放大器A2,第二射极跟随器IC3的输出端D与第一乘法器(4)的第二输入端vB连接;加法电路IC5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三放大器A3,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第二射极跟随器IC3的输出端D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乘法器(4)的第三输入端vof和第三放大器A3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主功率电路(1)的输出电压Vo连接作为输入电压前馈电路(3)的第二信号输入端E,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三放大器A3的同向输入端、第一乘法器(4)的第三输入端vof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参考电位零点,第八电阻R8串接于第三放大器A3的反向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第三放大器A3的反向输入端经过第九电阻R9连接至参考电位零点,第三放大器A3的输出端为加法电路IC5的输出端F,加法电路IC5的输出端F和第一乘法器(4)的输出端G分别为减法电路IC4的两个输入端;减法电路IC4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四放大器A4,加法电路IC5的输出端F通过第十一电阻R11接入第四放大器A4的同向输入端,第一乘法器(4)的输出端G通过第十三电阻R13接入第四放大器A4的反向输入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与第四放大器A4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参考电位零点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串接于第四放大器A4的反向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2486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电源装置
- 下一篇:电压转换器及电压转换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 发电、变电或配电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