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郊缓坡型水陆交错带植被群落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6837.1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9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贞;许秋瑾;卢少勇;耿荣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城郊缓坡型水陆交错带的植被群落构建方法,形成基于新生生境改善的水陆交错带植被生态修复模式。该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植被修复模式设计(2)不同区带植物种类优选(3)立体植被构建设计(4)植被构建空间布局,其中植被构建涉及陆生防护带、乔灌草带、湿生草被带、挺水植被带和浮叶沉水植被带。本发明的植物配置方法,能有效促使形成较稳定的水陆交错带的生境及栖息其间的动植物群落,并尽可能保持高的多样性,展示良好的城郊型水陆交错带的生态景观。本发明为类似水陆交错带的生态修复提供基础,适合在长江中下游等高强度人类活动的缓坡水陆交错带使用和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城郊 缓坡 水陆 交错 植被 群落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城郊缓坡型水陆交错带植被群落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群落构建方法针对实施退渔、田或圩还湖工程后新生基底稳定性较差、生境急需改善的水陆交错带,包括植被修复模式设计、不同区带植物种类优选、立体植被构建设计和植被构建空间布局四项内容;在坡度较平缓,总体坡度介于3°~10°之间、宽度在20m以上的城郊缓坡型水陆交错带,以陆生防护带‑乔灌草带‑湿生草被带‑挺水植被带‑浮叶沉水植被带的立体植被为基本修复模式,根据生境条件的空间变化情况,分析确定其不同的修复模式;针对新生基底土质硬、粘结力低、肥力低、植物立地难特征,结合水陆交错带水位变化情况,乔木、灌木种类考虑对基底的改善作用,湿生植物种类考虑对水质的净化、对基底的稳定及快速扩张能力,挺水植物种类考虑对水位变幅带基底的稳定与固持作用,沉水植物考虑适应性及对水质的改善作用;立体植被构建设计中在水陆交错带外围的陆向区域设置陆生防护带,以爬藤植物为主;乔灌草带中乔木设置在常水位以上基本不被水淹的缓坡区域,种植间距5m×5m;半灌木和草被植物在乔木林下种植,种植盖度为60~80%;草被过渡带设置在常水位以上偶被水淹的区域,种植盖度为60~80%;湿生草被带设置在常水位上下2~4m宽度区域,以绿色草被为主,花卉草被点缀其间,种植盖度为60%;挺水植被带设置在常水位以下水深10~50cm区域,种植间距0.5m×0.5m;浮叶沉水植被带设置在常水位以下水深大于50cm的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2683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菊花盆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偏心式脱粒机构及其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