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扑翼飞行升力的翅膀扭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6903.5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1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闫晓军;刘志伟;漆明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孟卜娟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升扑翼飞行升力的翅膀扭转机构,包括一个组合双梁,通过组合双梁的振动驱动翅膀;两个翅膀,提供气动升力;两个支座,分布有两个支撑孔,每侧各一个,作为翅膀扭转的支点,两个限位角,每侧各一个,提供翅膀扭转空间并限制翅膀扭转的最大角度;两个电极,分别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用于激励组合双梁的振动。不同于现有微型扑翼飞行器的翅膀扭转设计机构,本发明通过支撑孔和限位角实现翅膀的扭转动作,在简化结构的同时,可实现翅膀拍动和扭转更优的组合,具有更好的气动性能,因而可大幅提升扑翼飞行的升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飞行 升力 翅膀 扭转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提升扑翼飞行升力的翅膀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组合双梁,通过所述组合双梁的振动驱动翅膀;所述组合双梁由上侧梁和下侧梁组成,当梁截面为圆形且直径为50‑70μm,上侧梁和下侧梁之间的距离为0.8‑1.5mm,上侧梁和下侧梁通过金属短梁连接和定型;两个翅膀,通过翅膀的合理拍动和扭转产生气动升力;两个支座,分布有两个支撑孔,每侧各一个,组合双梁的上侧梁贯穿其中,作为翅膀扭转的支点;两个限位角,每侧各一个,组合双梁的下侧梁置于其中,提供翅膀扭转的空间并用于限制翅膀扭转的最大角度;两个电极,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用于激励组合双梁的振动;电极长度为25mm,组合双梁上侧梁长度为40mm,下侧梁包括翅膀的长度为54mm,电极间距为4‑8mm,支撑孔径为80‑100μm,限位角度为30°‑50°,限位角顶点与支撑孔圆心距离为0.2‑0.5mm,直流电压为2‑4kV时,所述组合双梁能在直流电压激励下产生稳定的一阶振动并带动翅膀大幅值的拍动,在支撑孔和限位角的共同作用下,翅膀在拍动过程中会叠加稳定有规律的扭转动作,翅膀拍动扭转组合规律符合“超前模式”,实现的拍动扭转规律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2690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重力模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真空吸附物体的四旋翼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