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7098.8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5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峰;徐友彬;凌和平;翟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11 | 分类号: | F16H48/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差速器由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以及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和第二齿圈组成。第一行星轮设置在第一行星架上,第一行星轮与第一齿圈啮合,第二行星轮设置在第二行星架上,第二行星轮与第二齿圈啮合且第二行星轮还与第一行星轮啮合;其中,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构成差速器的两个动力输出端,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构成差速器的动力输入端,且第一行星轮与第二行星轮的公转半径不同。本发明的差速器利用行星差速原理实现差速功能,结构紧凑、简单,且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差速器的轴向尺寸。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轮 差速器 行星架 齿圈 啮合 动力传动系统 差速 动力输出端 动力输入端 原理实现 速器 行星 轴向 | ||
【主权项】:
1.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由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一齿圈、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和第二齿圈组成,所述第一行星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上,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架上,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且所述第二行星轮还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其中,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构成所述差速器的两个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行星架构成所述差速器的动力输入端,且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的公转半径不同;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环形侧壁部和环形凸缘部,所述环形侧壁部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与行星轮啮合的多个齿,所述环形凸缘部从其中一个齿圈的所述环形侧壁部的端面向另一齿圈的所述环形侧壁部延伸或者所述环形凸缘部分别设置在两个齿圈的所述环形侧壁部的端面上且彼此相对地延伸,所述环形凸缘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环形侧壁部的内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2709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