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硒火龙果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0857.6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0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宾士友;阳继辉;何礼新;石玫莉;方顺;罗昭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01C21/00;C05G1/00;C05F17/00;C05G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火龙果的种植方法,包括:在田地中竖立若干两端开口的中空柱子,然后在每根柱子周围种植三株火龙果树苗,且每株火龙果树苗的根部与柱子的间距均为5‑8厘米;以柱子为圆心,分别挖设第一环形坑、第二环形坑和第三环形坑,然后在所述第一环形坑中施入有机硒肥,在所述第二环形坑内施入磷肥,在所述第三环形坑施入生石灰。本发明得到的火龙果的硒含量高,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硒的需求,而且该方法中火龙果果树对硒的吸收率高,硒的浪费较少。 | ||
搜索关键词: | 火龙果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富硒火龙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田地中竖立若干两端开口的中空柱子,相邻两根柱子间距2.5‑3米,柱子的长度为2米,柱子埋入土壤中的长度为0.5米,柱子的外径为8‑10厘米,然后在每根柱子周围种植三株火龙果树苗,且每株火龙果树苗的根部与柱子的间距均为5‑8厘米;以柱子为圆心,分别挖设第一环形坑、第二环形坑和第三环形坑,所述第一环形坑靠近柱子的圆的半径为20‑25厘米,所述第一环形坑的宽度为5厘米,所述第一环形坑的深度为5厘米,所述第二环形坑靠近柱子的圆的半径为30‑35厘米,所述第二环形坑的宽度为5厘米,所述第二环形坑的深度为5厘米,所述第三环形坑靠近柱子的圆的半径为40‑45厘米,所述第三环形坑的宽度为8厘米,所述第三环形坑的深度为10厘米,然后在所述第一环形坑中施入有机硒肥,在所述第二环形坑内施入磷肥,在所述第三环形坑施入生石灰;其中,所述有机硒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50重量份的酒糟、15‑25重量份的食用菌渣、5‑8重量份的猪粪、6‑10重量份的稻糠、2‑3重量份的富硒矿石、2‑5重量份的膨润土和0.1‑0.5重量份的纤维素分解菌充分混合,加水润湿,发酵20‑30天,将发酵产物干燥并粉碎,得初步发酵物;步骤二、将初步发酵物用亚硒酸钠溶液润湿,并平均分为七份,分别放入七个发酵罐中,并向七个发酵罐中加入酵母菌分别进行发酵,并分别控制七个发酵罐的发酵温度为25‑30℃、31‑35℃、36‑40℃、41‑45℃、46‑50℃、51‑55℃和56‑60℃,分别发酵30‑40天,然后取七个发酵罐中的发酵产物以1:2:3:3:5:3:2的重量比混合,即得有机硒肥,其中,在发酵过程中,每天翻搅一次,并每隔三天向每个发酵罐中喷洒0.1‑0.2重量份的亚硒酸钠溶液,所述亚硒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05%;其中,所述磷肥为钙镁磷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3085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覆盆子种子繁殖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稻机插秧的育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