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溶液聚合的乙烯基共聚物的后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3011.6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4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峰;汪文睿;李传峰;任鸿平;易玉明;杨爱武;陈韶辉;柏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6/06 | 分类号: | C08F6/06;C08F6/10;C08F6/12;C08F210/02;C08F232/08;C08F210/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溶液聚合的乙烯基共聚物的后处理工艺,在不使用脱活剂的情况下使乙烯基聚合物溶液聚合反应终止,然后该聚合物溶液经过聚合物分离等步骤得到聚合物,含有助催化剂的液相部分送至回液储罐进而循环回到聚合釜,当聚合引发条件再次具备时,可以作为活性组分继续引发聚合反应。本发明避免了助催化剂的失活,实现了助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尤其对于助催化剂比价昂贵的情况下更为适用。 | ||
搜索关键词: | 助催化剂 乙烯基共聚物 后处理 溶液聚合 聚合物 乙烯基聚合物溶液 聚合物溶液 聚合反应 引发聚合 引发条件 重复利用 聚合釜 脱活剂 储罐 回液 失活 聚合 生产成本 节约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溶液聚合的乙烯基共聚物的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气体脱除,采用真空或闪蒸的方法将共聚物中的气态单体和部分溶剂脱除,其中真空压力控制在‑0.09~‑0.01MPa ,其中闪蒸压力控制在‑0.08~0.05MPa ;(2)聚合物沉淀,经过气体脱除后的聚合物溶液进入聚合物沉淀单元,与沉淀剂相混合,同时被迅速冷却至‑60℃~50℃,聚合物被大量沉淀,形成带有大量聚合物沉淀的浆液;(3)聚合物分离,将步骤(2)得到的聚合物浆液进入分离单元,实现固液分离;(4)将步骤(1)和(3)得到的液相送入液相分离单元,通过减压蒸馏的方法将沉淀剂、反应单体和部分溶剂分离出去并分别回收进入相应的储罐,剩余的含有助催化剂的液相经色谱分析后输送至相应储罐,实现回收利用;将步骤(3)分离得到的固体进行洗涤、干燥、造粒和包装工序即得到乙烯基共聚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4301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