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测量表面变形和内部损伤的复合功能薄膜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45156.X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东;吴越;廖波;赖泽金;孙翰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B32B2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可测量表面变形和内部损伤的复合功能薄膜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损伤测量的复合功能薄膜及其使用方法。该功能薄膜由保温层和测量层组成,保温层由中间设有空气夹层的双层薄膜组成,每层薄膜由B料混合并摊铺而成;测量层由A料和B料混合,并按照3到5层逐层摊铺;在测量层第1摊铺层与空心圆柱接触面中间布置若干柔性电极,在第1摊铺层和第2层中间布置导电炭黑-硅橡胶条;中间设有空气夹层的双层硅橡胶膜可有效降低自身导热系数,实现水平温度梯度控制精度的提高。测量层则采用功能梯度材料思想实现与被测量试样表面的紧密黏合与同步变形,辅助若干柔性电极和导电橡胶条,从而完成空心圆柱表面变形场和内部电阻率沿温度梯度方向的分布测量。 | ||
搜索关键词: | 可测量 表面 变形 内部 损伤 复合 功能 薄膜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可测量表面变形和内部损伤的复合功能薄膜,其特征是:该复合功能薄膜由保温层(1)和测量层(2)组成,复合功能薄膜的厚度为3~5mm;保温层(1)由中间设有空气夹层(3)的两层薄膜组成,每层薄膜由B料混合摊铺而成,所述的B料为液态硅橡胶和固化剂,固化剂用量为3%~5%,厚度为200μm;测量层(2)由A料和B料混合,并按照3~5层逐层摊铺,每层厚度约为800~1000μm,总厚度为3000~5000μm;在测量层(2)第1摊铺层与空心圆柱(5)接触面中间布置≥1个柔性电极(4),在测量层(2)第1摊铺层和第2层中间布置≥1个导电炭黑‑硅橡胶条(6),导电炭黑‑硅橡胶条(6)厚度50~80μm,长度和宽度均为3~5mm;测量层(2)、柔性电极(4)和导电炭黑‑硅橡胶条(6)在空心圆柱(5)上下两个端面呈对称布置;所述的A料为直径<75μm的黏土颗粒;所述的B料为液态硅橡胶和固化剂,固化剂用量为3%~5%;所述的A料和B料比为A:B介于50:50~20:80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4515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LED路灯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