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体方盒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5241.4 | 申请日: | 2015-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3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 |
主分类号: | B65D5/00 | 分类号: | B65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105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连体方盒,涉及一种方盒的制作方法。取正方形纸,做第一反折线、第二反折线等折叠线和指示线,折叠成六边形,再进而折叠成连体方盒第一步折叠状;在此基础下折叠成连体方盒第二步折叠状;在此基础上折叠成连体方盒第三步折叠状;再进而折叠成连体方盒初步形状;其时,折叠部分有一个三角形位于纵向夹层一侧;将位于纵向夹层一侧的三角形插入夹层开口内,即成连体方盒。构思巧妙,设计新颖;制作规则,折叠容易;造型美观,别具一格。 | ||
搜索关键词: | 连体 方盒 | ||
【主权项】:
一种连体方盒,其特征是:取正方形纸,在各纸边各取三个纸边点,将各纸边等分为四,上纸边的三个纸边点由左至右为上纸边左、中、右交点,下纸边的三个纸边点由左至右为下纸边左、中、右交点,左纸边的三个纸边点由上至下为左纸边上、中、下交点,右纸边的三个纸边点由上至下为右纸边上、中、下交点;做正方形纸左高右低的正方形纸对角线指示线;在左纸边上交点与上纸边左交点之间做第一反折线,与正方形纸对角线指示线相交于第一反折线交点;在右纸边下交点与下纸边右交点之间做第二反折线,与正方形纸对角线指示线相交于第二反折线交点;在左纸边中交点与上纸边中交点之间做第一指示线;在右纸边中交点与下纸边中交点之间做第二指示线;在上纸边中交点与右纸边中交点之间、下纸边中交点与左纸边中交点之间做中交点正折线;在上纸边左交点与右纸边下交点之间做上右指示线;在上纸边右交点与左纸边下交点之间做上左指示线;在下纸边左交点与右纸边上交点之间做下右指示线;在下纸边右交点与左纸边上交点之间做下左指示线;上右、上左、下右、下左指示线两两相交,形成盒中正方形即盒底正方形,所述两两相交的四个交点为盒底角顶点;由上纸边中交点向最近的盒底角顶点、左纸边中交点向最近的盒底角顶点做第三反折线;由下纸边中交点向最近的盒底角顶点、右纸边中交点向最近的盒底角顶点做第四反折线;依照中交点正折线,将正方形纸的右上角、左下角折叠相贴,正方形纸变形为六边形;由第一反折线交点向六边形的上纸边做垂直线,即第一垂直线反折线;由第二反折线交点向六边形的下纸边做垂直线,即第二垂直线反折线;在正方形纸对角线指示线上,左上角顶点至上左指示线一段为第一对角线正折线;在正方形纸对角线指示线上,右下角顶点至下右指示线一段为第二对角线正折线;盒底正方形的四条边分别为左上边、左下边、右上边、右下边,各边的中点分别为左上边中点、左下边中点、右上边中点、右下边中点;六边形上的上左指示线、下右指示线变化为上左重合线、下右重合线,上右指示线、下左指示线、正方形纸对角线指示线将上左重合线、下右重合线各分成四部分,上左重合线的四部分由左下至右上依次为,第一盒侧面正折线、左上边正折线、左上边反折线、盒侧面反折线;下右重合线的四部分由左下至右上依次为,第二盒侧面正折线、右下边反折线、右下边正折线、第三盒侧面正折线;六边形上的上右指示线变化为上右重合线,被上左重合线、下右重合线、右上边中点分成四部分,由左上至右下依次为,第一上右重合线正折线、右上边反折线、右上边正折线、第二上右重合线正折线;六边形上的下左指示线变化为下左重合线,被上左重合线、下右重合线、左下边中点分成四部分,由左上至右下依次为,第一下左重合线正折线、左下边正折线、左下边反折线、第二下左重合线正折线;在左上边中点与右上边中点之间做第一连线正折线,在左下边中点与右下边中点之间做第二连线正折线;在右上边中点向最近的中交点正折线做垂直线,即第一中交点垂直线正折线;在左下边中点向最近的中交点正折线做垂直线,即第二中交点垂直线正折线;依照第一下左重合线正折线、第一上右重合线正折线、第三反折线、第一连线正折线折叠相贴;依照左下边正折线、第二下左重合线正折线、第一对角线正折线、左上边正折线、左上边反折线、右上边反折线、右上边正折线、第二上右重合线正折线、第一盒侧面正折线、盒侧面反折线、第一中交点垂直线正折线折叠90度,左下边反折线暂时正折90度,即成连体方盒第一步折叠状;第一指示线上的折叠部分和未折叠部分重合为第一指示线重合正折线;依照第一指示线重合正折线将其以上部分向下折叠相贴,同时,折叠部分的第一对角线正折线的中部,即第一指示线重合正折线至第一反折线交点之间部分顺应反折,依照第一对角线正折线的上部,即第一反折线交点至纸角部分和第一垂直线反折线折叠相贴,依照第一反折线折叠90度,即成连体方盒第二步折叠状;在盒底正方形的正中心之上,形成垂直于盒底的纵向夹层开口,所述纵向夹层朝向第一对角线正折线;依照第二上右重合线正折线、第四反折线、第二连线反折线折叠相贴,依照第二盒侧面反折线、第三盒侧面反折线、第二中交点垂直线正折线、右下边反折线、右下边正折线、第二对角线正折线折叠90度,左下边反折线复原并折叠90度,已折叠的第二下左重合线正折线展开为平面,即成连体方盒第三步折叠状;第二指示线上的折叠部分和未折叠部分重合为第二指示线重合正折线;依照第二指示线重合正折线将其以上部分向下折叠相贴,同时,折叠部分的第二对角线正折线的中部,即第二指示线重合正折线至第二反折线交点之间部分顺应反折,依照第二对角线正折线的上部,即第二反折线交点至纸角部分和第二垂直线反折线折叠相贴,依照第二反折线折叠90度,即成连体方盒初步形状;其时,折叠部分有一个三角形位于纵向夹层一侧;将位于纵向夹层一侧的三角形插入夹层开口内,即成连体方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未经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5524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木托盘及其信息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压控制升降的袜子贴标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00 多边形断面刚性或半刚性容器,例如用折叠或拉展一个或多个纸制坯件构成的盒子、纸板箱、盘
B65D5-02 . 折叠或拉展单个坯件以构成管状主体的容器,接着有或没有折叠操作,或加上单独元件封闭主体的端部
B65D5-18 . 将单块坯料折叠成U形用以形成容器的底部和主体部分的相对侧面,剩余的侧面主要由这些相对侧面中的一个或几个延伸部分来形成,例如铰接其上的盖舌
B65D5-20 . 从所有侧面将连接到中心板上的部分竖起以形成容器主体,如盘状形式
B65D5-32 . 具有用折叠和互相连接两块或多块坯料构成主体的
B65D5-355 . 专门适用于变化的容量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00 多边形断面刚性或半刚性容器,例如用折叠或拉展一个或多个纸制坯件构成的盒子、纸板箱、盘
B65D5-02 . 折叠或拉展单个坯件以构成管状主体的容器,接着有或没有折叠操作,或加上单独元件封闭主体的端部
B65D5-18 . 将单块坯料折叠成U形用以形成容器的底部和主体部分的相对侧面,剩余的侧面主要由这些相对侧面中的一个或几个延伸部分来形成,例如铰接其上的盖舌
B65D5-20 . 从所有侧面将连接到中心板上的部分竖起以形成容器主体,如盘状形式
B65D5-32 . 具有用折叠和互相连接两块或多块坯料构成主体的
B65D5-355 . 专门适用于变化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