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密码学的安全性水印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8181.1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6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肖俊;李登宇;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32 | 分类号: | H04N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针对水印的安全性攻击问题。针对不同的安全性攻击特点,在充分利用密码思想和纠错编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加密机制和双水印机制提出了一种高安全性水印算法,该算法在水印的嵌入环节分私有水印嵌入和公共水印嵌入两部分,其中私有水印的嵌入采用自适应的空域水印算法,在信息层结合载体特征序列对原始水印进行加密,并用汉明纠错编码对加密序列进行纠错编码,以应对拷贝攻击;在传输层对水印的嵌入位置和嵌入强度进行加密,以应对同源检测攻击;而公共水印的嵌入采用有较高鲁棒性的基于DCT的自适应水印算法完成,可以实现对共谋攻击的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能很好的应对水印的安全性攻击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密码学 安全性 水印 算法 | ||
【主权项】:
结合密码学的安全性水印方法,其技术要点是:将水印系统分为系统层,信息层和传输层,在信息层对水印进行了载体相关性加密,用以应对未经授权的嵌入中的拷贝攻击;在传输层对水印的嵌入位置和强度同样进行了加密,用以应对未经授权的检测中的同源检测攻击;而系统层的双水印机制确保了水印能够检测到未经授权的去除中的共谋攻击。具体原理如下:(1)在信息层对水印信息的加密是基于载体特征的,即提取载体特征作为加密密钥之一,结合用户私钥共同对水印加密,因此加密后的水印序列是与该载体相关的,水印提取时需要重新提取载体特征,与用户私钥一起对水印信息进行解密,因此将一个载体中的水印拷贝到另一个载体后,水印提取阶段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解密,因此是无效的水印,从而防止了拷贝攻击。(2)在传输层对水印的嵌入位置和嵌入强度分别进行加密,使得即使攻击者即使知道嵌入水印的位置,他也很难得到水印嵌入的强度,以及水印序列的顺序,从而防止了同源检测攻击。(3)系统层面上采用双水印嵌入机制,即公共水印和私有水印。对于相同的载体,其公共水印相同,并且嵌入位置相同,私有水印用来标识版权等特殊需要的信息,可以不同。因此即使经过共谋攻击,公共水印仍然存在,而私有水印被去除。因此通过检测公共水印是否存在即可判断载体是否受到了共谋攻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5818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