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视网膜图像分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58744.7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4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贺琪欲;李中梁;王向朝;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视网膜图像分层的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去噪预处理,然后对每个A‑scan图像设置可变阈值进行逐层分割作为初步的分层结果,再对各层的初步分层结果进行连续性和完整性判断,并对不符合要求的分割点进行修正,从而准确高效地对OCT视网膜图像进行分层。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对高噪声、低对比度、甚至存在血管等复杂结构的OCT视网膜图像进行良好的分层处理,有效减小了选取单一阈值以及高散斑噪声对视网膜分层效果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相干 层析 成像 视网膜 图像 分层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视网膜图像分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①首先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对人眼视网膜进行扫描,获得原始的视网膜B‑scan图像;②对原始的视网膜B‑scan图像做三维块匹配去噪;③搜索每个A‑scan图像上强度最大的点作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下边界;④设定整体阈值Y,该Y在图像最大灰度的三分之一到七分之一之间选取,将图像中灰度小于Y的像素置零,然后使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搜索图像自上而下的第一层,作为内界膜层;⑤分别由图像上端向图像中心,即内界膜层至外网状层、由图像下端向图像中心,即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下边界至感光层内外连接部分上边界,对视网膜逐层进行分割,选取图像中上端最靠近待分割视网膜层的已分割视网膜层作为上基准层,选取图像中下端最靠近待分割视网膜层的已分割视网膜层作为下基准层,在两个基准层中选取距离待分割视网膜层最近的那个基准层作为目标区域S的起始边界,从起始边界开始向另一基准层延伸M个像素,M在15到30之间选取,所经过的区域构成目标区域S;⑥设置阈值参数τ,τ的经验范围为[m,n],其中m在1.1到2之间选取,n在3到7之间选取,根据待分割视网膜层周围的灰度变化特性将τ置为m或n;⑦对每个A‑scan图像设置一个不同的局部阈值λth:假设第i个A‑scan图像的强度最大值为Imax(i),则该列设置的局部阈值λth(i)表示为
其中τ为所选阈值参数;⑧对每个A‑scan图像,从距离待分割视网膜层近的一个基准层向另一个基准层的方向进行搜索,若在分割待分割视网膜层的过程中阈值参数τ最初置为m,则搜索到第一个灰度大于阈值λth的点P(i)时进入步骤⑨;若在分割待分割视网膜层的过程中阈值参数τ最初置为n,则搜索到第一个灰度小于阈值λth的点P(i)时进入步骤⑨;⑨判断点P(i)是否在目标区域S内,若点P(i)在目标区域S内,则将P(i)作为待分割视网膜层的初步结果,并进入步骤⑩;若点P(i)不在目标区域S内,则重新设置阈值参数τ,将阈值参数τ向经验范围的另一端移动一个固定大小a,a在0.01到0.5之间选取,然后返回步骤⑦;⑩对待分割视网膜层的初步结果进行连续性和完整性判断,对不连续和不完整的分割点取两侧最近的连续完整分割点进行线性连接,作为该层的最终分层结果;
重复步骤⑤至步骤⑩对视网膜图像中每一个待分割视网膜层依次进行分层,得到最终的视网膜分层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5874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携带式照明器具
- 下一篇:一种燃气管道泄漏检测及泄漏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