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6800.X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0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苏朔;段庆华;武志强;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M135/30 | 分类号: | C10M135/30;C10M135/36;C10M151/02;C10M169/04;C10N30/10;C10N30/04;C10N30/06;C10N30/12;C10N4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包括屏蔽酚化合物、无灰分散剂、金属清净剂、ZDDP、有机钼、无灰摩擦改进剂和主要量的润滑油基础油;所述屏蔽酚化合物的结构为式(I)所示: |
||
搜索关键词: | 式(I) 二冲程发动机 润滑油组合物 屏蔽酚 无灰摩擦改进剂 润滑油基础油 金属清净剂 无灰分散剂 防锈性能 分散性能 规格产品 抗磨性能 氧化性能 有机钼 对抗 | ||
【主权项】:
1.一种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包括屏蔽酚化合物、无灰分散剂、金属清净剂、ZDDP、有机钼、无灰摩擦改进剂和主要量的润滑油基础油,所述屏蔽酚化合物的结构为:/n /n通式(I)中,各基团R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300直链或支链烷基、通式(II)所示的基团和通式(III)所示的基团,前提是至少一个基团R是通式(II)所示的基团;各基团R'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n /n前述各通式(II)、(III)和(IV)中,各基团L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是基团 其中基团R”选自氢、C1-20烃基和C3-20直链或支链杂烷基;各基团R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通式(IV)所示的基团和通式(V)所示的基团;各基团Rb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各基团Rc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和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氧基;y是0至3的整数;z是0至3的整数;n为1至8的整数;n'为0至7的整数,前提是n'+n≤8;各基团Rd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通式(V)所示的基团;各环基团 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苯环和萘环,其中相邻的两个环基团 彼此任选通过附加的S原子和桥接这两个环的N原子而形成吩噻嗪环,和/或,相邻的两个环基团 彼此任选通过附加的基团 和桥接这两个环的N原子而形成9,10-二氢吖啶环,其中基团R”选自氢、C1-20烃基和C3-20直链或支链杂烷基,/n /n通式(V)中,各基团R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300直链或支链烷基、通式(II)所示的基团和通式(III)所示的基团;各基团R'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L是基团 其中基团R”选自氢、C1-20烃基和C3-20直链或支链杂烷基;a是0或1,并且两个基团R和一个基团-(S)a-L-分别占据苯环上的剩余三个位置,/n其中,所述直链或支链杂烷基选自直链或支链烷基分子结构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基团-CH2-被选自-O-、-S-和-NR'-之一的替代基团直接替代而获得的基团和直链或支链烷基分子结构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基团-CH<被替代基团-N<直接替代而获得的基团,其中-NR'-中的R'是H或C1-4直链或支链烷基,该屏蔽酚化合物在其整个分子结构中至少有一个基团Rd是氢;/n所述屏蔽酚化合物占所述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总重量的0.001%-30%;/n所述无灰分散剂选自双取代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和/或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占所述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总质量的0.5%-15%;/n所述金属清净剂选自磺酸镁和磺酸钙的组合,该组合中二者之间的质量比在0.2:1至4:1之间,占所述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总质量的0.2%-15%;/n所述ZDDP选自C3-8烷基ZDDP,占所述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总质量的0.1%-10%;/n所述有机钼选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占所述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总质量的0.01%-10%;/n所述无灰摩擦改进剂选自脂肪酸多元醇酯,占所述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总质量的0.01%-5%;/n所述润滑油基础油选自APII、II、III、IV和V类润滑油基础油中的一种或多种。/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7680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