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子网体量的电力线通信多子网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7067.3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7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胜;崔莹;刘佳生;姚友素;张芮;刘浩;徐殿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B3/5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子网体量的电力线通信多子网融合方法,涉及电力线通信多子网融合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纠正多子网间的频率偏移的方法,不利于多子网间的相互融合、效率较低等问题。本发明在低压电力线网络中,由于节点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内,采用准蛛网分形组网方法会形成多个准蛛子网。由于不同准蛛子网内的子节点会定期向其通信范围内的节点发送信标帧,若另一个准蛛子网内的子节点收到该信标帧后,该节点此时需比较准蛛子网MAC地址大小,以向主节点MAC大的准蛛子网方向为原则进行融合,主节点MAC小的准蛛子网将其解散,解散后的节点将以新节点注册加入网络的方式逐一加入网络,直到全部节点加入网内为止。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线通信多子网融合场合。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子网 体量 电力线 通信 融合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子网体量的电力线通信多子网融合方法,其特征是:将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等效为M个准蛛子网组成的网络,M为正整数;每个准蛛子网由主节点和从节点组成;所述从节点包括中继节点和终端节点;对于每两个准蛛子网间的融合过程,其方法为:将两个准蛛子网记为准蛛子网1和准蛛子网2,且准蛛子网1为区域1的节点网络;准蛛子网2为区域2的节点网络;每个准蛛子网在运行过程中,准蛛子网内的每个节点会定期地向其通信范围内的节点发出信标帧,用于找到该准蛛子网所在区域内未注册的节点并使该节点完成注册;还用于判断是否有其他准蛛子网存在;判断是否有其他准蛛子网存在的标准是:准蛛子网1内的节点E在某一时刻接收到准蛛子网2内节点a发出的信标帧后,节点E比较后,若两个准蛛子网主节点MAC地址不同,则说明准蛛子网1外有其他准蛛子网的存在;当确定有其他准蛛子网的存在时,则开始进行准蛛子网间的融合,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设准蛛子网2中主节点q的MAC地址大于准蛛子网1中主节点Q的MAC地址;当节点E收到节点a的信标帧后,节点E向主节点Q发送一帧解散网络的数据帧;步骤二、当主节点Q收到该数据帧后,首先停止网内其余节点的所有动作;其次主节点Q再以广播的方式向准蛛子网1内其他节点发送解散网络的数据帧;收到该数据帧的节点,首先将存储的信息清空;其次该子节点再以广播的方式向通信范围内的其他节点发送解散网络的数据帧,直到准蛛子网1全部解散为止;步骤三、节点E判断是否收到节点Q解散网络的数据帧,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四;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五;步骤四、节点E允许原准蛛子网1内的节点以新节点加入网络的方式逐一注册到准蛛子网2中;步骤五、节点Q判断是否已向主节点Q发送过3次解散网络的数据帧;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节点Q重新向主节点Q发送一帧解散网络的数据帧,并返回执行步骤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以节点E为源节点发出解散网络的数据帧;并返回执行步骤二;若节点E为源节点发出解散网络的数据帧超过3次,仍没有收到节点Q发出的解散网络请求,则节点E终止该此网络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7706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频偏自动纠正及主节点选取方法
- 下一篇:节点和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