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咯烷酮类产品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9900.8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7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龙;张凤渊;宋国全;肖强;冀德坤;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07/267 | 分类号: | C07D207/2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咯烷酮类产品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以1,4-丁二醇为原料经过一步反应直接生产吡咯烷酮,采用分段式反应器和组合催化剂的方式实现1,4-丁二醇经过脱氢-胺化反应在一个反应单元内转化为吡咯烷酮系列产品,如α-吡咯烷酮或N-甲基吡咯烷酮或者N-乙基吡咯烷酮。本发明的方法将1,4-丁二醇脱氢为γ-丁内酯和γ-丁内酯胺化为吡咯烷酮耦合于同一个反应器中,减少了传统工艺中的分离精制步骤,节约能耗,并且充分利用了胺化放热,易于控制,同时收率较传统工艺有所提高,更趋环保。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咯烷酮 类产品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吡咯烷酮类产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1,4‑丁二醇与组分一为合成吡咯烷酮或者N‑烷基吡咯烷酮的原料,所述组分一为液氨或者N‑烷基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反应段:将1,4‑丁二醇与组分一按照摩尔比为1:1.05~8.0的比例混合后,所述摩尔比是指1,4‑丁二醇摩尔数与所述组分一的液氨中的氨或者N‑烷基胺中的胺的摩尔数之比,加热至180~270℃后送入至少包含两段反应器的脱氢‑胺化一体化反应器中,在脱氢‑胺化一体化催化剂作用下分级反应转化为含有吡咯烷酮或者N‑烷基吡咯烷酮的反应混合物,所述脱氢‑胺化一体化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为210~300℃,反应压力为0.2~15.0MPa,所述脱氢‑胺化一体化催化剂为至少含有铜和氧化物载体的催化剂;步骤2,气液分离段: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所述反应混合物从所述脱氢‑胺化一体反应器流出后,首先与原料换热后再冷却至40℃以下后进入压力平衡罐,气相组分通过所述压力平衡罐的压力控制阀持续驰放富含氢气的气体产品,液相进入后续处理步骤;步骤3,精制段:上述步骤3的所述压力平衡罐从所述反应混合物分离出的液相,首先经过脱氨塔或脱胺塔脱除未反应完全的氨或者N‑烷基胺以及部分水、四氢呋喃和正丁醇,所述氨或者N‑烷基胺返回步骤1的所述脱氢‑胺化一体化反应器,再送入脱水塔脱除其中的水分,最后在精制塔中得到合格的吡咯烷酮或N‑烷基吡咯烷酮类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7990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